脊梁作文900字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是的,無怪乎顧老夫子高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一心只讀圣賢書,棄責任于不顧,豈不枉為一個大寫的人?
兵甲富胸中,憂樂觀天下。居廟堂之高心念百姓,處江湖之遠心念君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聲大徹大悟的慨嘆悠悠千年,如名剎大廟里的鐘聲,渾厚沉遠,震悟大千。他擔起與自己相關的責任,激勵著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士人宦官?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幾多浮沉,幾多滄桑,而總會有人,堅持行走在“挺起脊梁,我來擔當”的路上。
一步一回頭地西行就罪,他離朝廷越來越遠。在朝中那股陰冷之氣漸趨淡弱的同時,林則徐那赤誠之心本該淡了吧,可曾經的熱切熱烈并未冷卻成無動于衷,那禁煙的烈火還在胸中燃燒,南海的濤聲還在耳邊回響,“我要挺起民族的脊梁,擔當起慘遭蹂躪的中原”。榮辱,存亡,林則徐皆可置之度外,然回望見萬里之外的朝野,依然“寢饋皆不能安”!
縱有報國之志卻只得遙望中原,懷揣憂民之心卻被皇帝一貶再貶——林則徐是最有理由高喊“挺起脊梁,勇于擔當”的人,但他卻并未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埋葬在戈壁荒漠之中,而是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以逐臣之名盡著忠臣之責。上無悔于蒼天,下不愧于百姓,我行我志,挺起脊梁,承擔一切。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亙古不變,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瞬間,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恒,譚嗣同的精神執著地閃耀在歷史的天空。
“挺起脊梁,勇于承擔”,四面八方的風聚嘯呼喊。這風來自他為黎民百姓筑起的都江長堰,來自他為子孫后代移走的太行高山;這聲中有著秦王朝堂內的與壁俱碎,有著吳國城堞上的留目以觀。你看,這家國天下,道義文化,哪一樣不和我有關,我來承擔;哪一樣不值得我為之配甲戰前?
所以,坍圮的城墻砌滿不滅的記憶;所以,從來不曾有哪一片土地真正沉寂;所以,當我們遍數過那些興衰榮辱時,沒有沾沾自喜,卻也從不畏懼。
因為,這一切,本是民族的脊梁,應由我來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