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隨想作文1000字
窗外漫天的繁星,它們像煮沸般涌入我的雙眼,撲朔迷離。猶如,自習課上同學們的嘲諷,潮水般灌入我的雙耳,肝腸寸斷。
躺在床上,“你這差生,不要拖整班的后腿”,讓我羞愧得無法入眠,馬路上來往車輛的光燈透射紗窗,婆娑的樹影斑駁地爬到墻上,時而消失,時而浮現。我不禁想起蘇軾“二友”在庭院中散步————-“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它們是寂寞失意之人。不知為什么,我忽而也感到一絲孤獨,腦海中掠過無數次放棄學業,外出打工的念頭。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現在已惘然。
墻上綽約多姿的樹影,將我帶入了《童趣》般的境界。蔥蘢的樹冠仿佛是高高的城墻;濃蔭的樹身好像是扎實的掩體;筆直的樹干猶如是嶄新的槍支;鏤空的樹影似乎是炮彈轟炸后的裂坑,一幅惟妙惟肖的戰爭畫面呈現在我面前。沒有在那個戰亂年代灑過熱血的我,追憶起來有著復雜的情感。但胸膛中滾燙的熱血涌動著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緬懷先烈的肅然。
夜微涼,我關掉了吱呀扭動的電風扇,并試圖捋直扭成亂麻的思緒。忽而想起了大閱兵上那些精神抖擻的抗戰老兵,他們臉上的傷疤和標準的軍禮使我心中為之一暖,劉同說過,腦海中深刻的風景來自一個人的孤獨。那么,我的腦海將烙下他們的模樣,他們的孤獨。
曾幾何時,聽著堵槍眼,炸碉堡的故事長大的我,已成長為高中生。兒時,故事書里的抗戰英雄我用彩筆描摹了一遍又一遍;現在,在勾勒高中的自我畫像時,卻無從下筆,我是不是猶如同學們說的差生,在先人拋頭顱灑熱血打拼下來的和平年代里做了一只戲水待煮的青蛙?
夜漆黑如魅,我拿著手機刷微博,其中一段讓我幡醒。
“你喜歡那蔚藍的大海嗎?小河也喜歡大海,并向往投進大海的懷抱。于是小河就不停地向著大海的方向流去。一路上,小河唱著歌快樂地流淌。越是遇到了阻礙,小河的歌就越響亮。它總是用智慧繞過阻擋它前進的巖石、高山,向前,向前,再向前,最后終于投進了大海。”
是啊,中國未來將由我們青少年開拓;中國邊疆將由我們青少年守護。我作為萬千青少年中的一員,怎能沉默?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我應做月下的蘇軾憂一憂國事,不做被水煮沸不知動彈的青蛙。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少年強則國強。面對重重壓力的我,不再放棄,不再氣餒,一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強我少年,強我泱泱之華夏!因為我已明白有經驗的船長常常告誡船員的那句話:船在負重時最安全,空載時最危險!
終于能說晚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