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另一個地方去
王紫瑩
我拿過語文書,翻開那三頁傳奇… …
凌亂的房間內,雕刻工具與石像發出陣陣敲擊聲,米開朗琪羅正專心致志地做著他熱衷了一生的事情——雕刻。他手下的雕像還未成形,但任何人都能想象得到它的精美,然而這精美似乎與此刻狼狽的米開朗琪羅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望著他無異于往常的專注神情,沒有人會想到他即將永遠地睡去。他的腦中正在放映一部電影,演的正是他的人生。他的被剝削、被壓迫,他的辛酸勞累、艱苦卓絕,還有他對雕刻的不離不棄... ...走,到另一個地方去。那里只有雕刻,那里杜絕了所有的游思,那里不存在任何的強迫?伤麤]有走,他倒在了自己堅守了一生的地方。就算到了靈魂的盡頭,他對自己所愛的堅定,也未曾動搖。
深夜的書房里,一位身著長袍的文學戰士依然在奮筆疾書。對于這個社會魯迅有太多不滿,對于麻木的國人魯迅有太多同情。他不甘于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陷入深淵。于是他提起筆,想要喚醒人們,然而他的心卻從未停止被刺痛。他只能在《吶喊》中對祖國光明的未來發出吶喊,在《彷徨》中讓遲鈍的人們不再彷徨。魯迅,一代偉人。你又獨自承受了多少呢?走,到另一個地方去。那會是一個理想境界,你不必再為誰的前途而憂心忡忡。然而魯迅也決定堅守。
昏暗的燈光下,一位雙鬢斑白的老人仔細地批注著文件。長時間的工作后,周恩來總理也只是靠在沙發上短暫地休息。此刻,沒有他對待外國記者的妙語連珠,也沒有他在國際會議上“和平共處”的提議,有的,只是一個疲憊但任勞任怨的身影。走,到另一個地方去。哪怕只是一時地休息。您應該去享受老年人該有的安穩、閑逸。但周總理也已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全部撐起祖國的明天。
我合上語文書,心中百感交集。為何無私地人總獨自承受痛苦?為何他們無法去到另一個地方擁有幸福?
我出神地望著窗外,恍然間看到那幢剛剛建成的高樓,漂亮、奪目。再回望歷史,我才猛然發現,現在的我們已經去到了另一個地方,擁有了自己的幸福。而這幸福,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
我仿佛聽到了一個聲音:“走,到另一地方去。”那是他們的聲音。我終于明白,他們早已跟隨我們,到了另一個地方,擁有了自己的幸福,他們的精神也將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