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古典作文600字
“今人不見古時日,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古人曾有過的,皆消逝在今人的視野中。
古人口中吟誦的“隔牖風(fēng)驚竹,開門雪滿山。”“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rdquo;的雪景,如今僅存的只有見而一觸即化的幾片雪花。缺少了雪的冬天,還配得上叫“冬”嗎?
然而逝者又何止雪。都市生活擁嚷而嘈雜,何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幽靜;黃河枯床寂寥而沉郁,全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磅礴;禿山野嶺,雀獸絕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生機該何處尋?
古典,是人與自然的藝術(shù),自然的面目全非,意味著風(fēng)物的夭折,更意味著審美引領(lǐng)和精神家園的逝去。
幸而世上還有這么一群人,沒有放棄自然和古典。一九一二年四月,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七十五歲的作家約翰·巴勒斯對孩子們說:“每份參觀博物館,我即有一種參加葬禮的感覺……一只被打死的鳥已不再是一只鳥了……當(dāng)自然被移動了兩次后,便毫無價值。只有你觸手可及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另一個叫茱莉亞·希爾的女孩,為保護(hù)北美一棵巨大被稱為“月亮”的紅杉樹,在樹上棲居了138天,直到樹的所有者承諾不砍伐它。像他們這樣守護(hù)自然的人還有許多,但還需有更多。
讓我們把希望寄托在授業(yè)解惑的老師們事上吧。若他們在講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心中升起一股隱痛。若他們能夠?qū)⑦@隱痛傳達(dá)給孩子,便是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在未來,這小小的種子會生出郁郁蔥蔥的良知,這樣的孩子在多少年后,面對將被伐倒的樹林,將被開辟的荒山,定會有心痛和遲疑,終會阻止粗魯和野蠻。
就請緊緊攥住那將飛去的古典,別讓曾經(jīng)擁有成為遺憾,別讓今日成為古典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