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樂趣
你是否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想過讀書是為了什么?有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到:當然是為了以后的生活!”我不能不認為這是最符合實際的想法,但是這并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更不是讀書的最終目的,而讀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依我看,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樂趣即為最高境界.
所謂讀書,就是一種最普遍的學習方法,把此當作生活樂趣,就是說讓書時常伴隨著自己,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到這里還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這里所說的書不包括那些學校里所發的書,而是一些含概了許多在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的書.但現實的學習負擔也不得不引起重視,畢竟學生們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么怎樣去做才能兩全其美呢?是不可能的?顯然不是,但就要看你怎樣去分配時間了,例如可以這樣:早上提前十分鐘起床,什么都不干,先看一看像<<讀者>>那樣的雜志,盡量看完一篇文章,接著再去洗漱,吃早飯.在學校,中午大多是自習時間,你可以先寫二十分鐘的作業,然后再看一些你所感興趣的科普小品,一方面可緩解疲勞,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學一些知識.晚上一般先寫作業,待把作業寫完后如果時間允許,可看一看一些大家的代表作,魯迅的<<朝花夕拾>>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時間已經不早了,可以讀一篇簡短的詩,稍稍體會一下其中的要旨,感受一下作者的內心世界.若能做到這樣,那么你就讓讀書成為了一種生活樂趣了.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生活樂趣,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要屬陶淵明了,在他所寫的<<五柳先生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大概就是陶淵明自己的心聲了吧.他讀書不是為了去追求功名利祿,而只是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人生享受,精神享受!由此可見,他已經把書融入到了生活之中,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的快樂.那么我們能不能向他學習呢?我認為大家可以保留他對讀書的那一份看法,但務必結合一下現在的社會背景,使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與讀書不矛盾,不沖突,在正確的方法下讓讀書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