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小籠包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無錫人,吃著咱無錫的特色小吃小籠包長大。一天,我約上一群吃貨朋友們?nèi)コ孕』\包。
在無錫特色小吃店里,幾乎每位客人都會點一份小籠包。“來嘍!”一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遠(yuǎn)遠(yuǎn)望去,真像王母娘娘那冒著仙氣的白色蟠桃。乍一看,又像一群又白又胖的小孩兒擠在一起,真是可愛。近看又像一座座小火山。包子側(cè)面有一些褶,褶的集中處便在包子的最頂端,像火山口。在陽光下,你甚至能透過透明的皮,看到里面豐盈的湯汁與鮮美的肉呢!
小籠包的制作過程可不是那么簡單的。走進(jìn)后廚,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廚師正在制作小籠包。只見他從大面團(tuán)上摘下一些,攆成小面餅。然后,他用手托起小面餅,在上面放上攪拌好的肉。他從小面餅的邊上捏出一些往上提,提到肉的正上方。正宗的無錫小籠包可是很講究的,據(jù)說每一個都有不多不少十八道褶紋。肉餡也是用上好的豬肉,放上蔥、姜等調(diào)料,再放上由豬肉煮湯并冷凍后打碎的“豬皮凍”,攪拌而成。最后,將小籠包放入竹編的蒸籠里,便大功告成,只需靜候出爐啦!
小籠包雖說皮薄,卻有“翻身不破皮”的特點。一股誘人的香味鉆入我的鼻孔。那是一種樸實的肉香味,沁人心脾。小籠包的吃法也很講究。瞧,我先在小籠包的底部沾醋,然后小心翼翼地在那薄如蟬翼的皮上輕輕咬一小口,熱情的肉汁便汩汩而出。我趕忙去吸肉汁。那肉汁香甜可口,滿嘴都是香。接著,咬開皮,去吃里面的肉。小籠包的皮在嘴里很滑,很有彈性、韌性。肉很香,甜中帶咸,吃了一個還不過癮,真是回味無窮啊!
小時候,我還不會吃小籠包,從上面褶的集合處咬一口,然后從兩側(cè)一捏,湯汁便立刻從那里噴涌而來。天真無邪的我馬上指著小籠包,為它取名為“美味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