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的故事
站在被風掀動、搖曳不定的雜草間,我望著前方空曠的街道,一股凄然之意從心底油然而生,從未感受過的寂寞也隨之而來。看著幽藍色的天空,感覺那是冷色調,一種包含著無盡的憂郁的顏色。
這一切都是源于一天放學后的一件事。下午放學后回到家,見家中無人,想起來很長時間都沒玩過電腦了,再不玩玩級別就該往下掉了,于是我打開電腦玩了起來,任我的手指在鍵盤上輕盈地跳動。忽然,家里的門開了,我意識到媽媽回來了,便急忙關上了電腦。媽媽過來看到我神色慌張,便伸手摸了摸電腦,在感覺到輕微的溫熱后她開始了嘮叨,諸如誰誰又考了個滿分了,誰誰有多刻苦了,在非常時期我又不學習,還光想著玩了之類的話。這些嘮叨,從我上初中以來就沒有停止過。之后,她有打開電腦查看我與他人的聊天記錄并詢問我在學校有無什么不良行為。我受夠了她對我的質疑與不信任,一氣之下,我打開家門,砰地一聲奮力關上,走到了屋外。屋內與屋外,一墻之隔,我卻感覺它把我和媽媽分隔在了兩個世界。
從此以后,我和媽媽之間產生了隔膜,那堵“墻”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厚重而牢不可破,我感覺我與媽媽已經徹底被隔絕了,再也不會有任何共同語言了。唯一有的,也就是那不得不承認的親子關系。這樣偉大的親子關系在如今看來也不過就像擺在面前的一個裝飾,內容相當空虛。
直到一天晚上,我放學許久也不見媽媽回來,于是我開始擔心,就打了她的電話,她說她在回來的路上,今天單位事多,所以回來得晚。等到媽媽回來后,我見她拖著疲憊的身子近似于癱倒一樣的坐到了沙發上。我只是依舊寫著我的作業。休息了片刻后,媽媽回到書房開始寫她的工作總結,令我奇怪的是,她既沒有檢查電腦,也沒有嘮叨,她一直寫到深夜,即便這樣也不忘在我寫作業的時候幫我倒水,以往她都催我多學一會,今天看我學得時間長卻讓我要有適當的休息。在感動之余,我開始感覺到我們之間的墻慢慢變薄了,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堅不可摧。這樣維持了好幾天,媽媽像變了一個人,不僅一掃從前的嘮叨,還更加關心我,關心我的生活,我也比從前更加努力了,有了煩心事也和媽媽及時溝通。我發現,當我轉變了學習態度,理解媽媽時,我們之間也不存在那堵墻了,“墻”自己消失了。
所以,當人們彼此心靈上有堵墻時,相互理解,和諧相處,那堵“墻”也就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