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國防 從我做起
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全民國防教育標志以長城、烽火臺、盾牌三個要素構成“國防”的概念,外圍用橄欖枝烘托裝飾,紅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國無尚的尊嚴和榮耀。
國防就是國家的防務,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國家的“國”字的繁體字中的“戈”,代表著兵器,從而說明一個國家,兵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古代,國防是很重要,最弱的莫過于宋朝了。在宋朝,宰相“杯酒釋兵權”解除大將的兵權,又陸續解除地方官吏的權利;更是以文代武,防止武將的專權。漸漸,宋朝就不再強大。
清朝末年,鴉片戰爭打響了。這里的竹山公園曾經發生過無數次的鴉片戰爭,是中華兒女抗擊外敵的古戰場。1840年,英國為打開中國門戶,對定海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入侵。走進竹山門,登上竹山公園的頂峰,我曾經看過一個短片,我們的同胞們為什么會變成一片狼藉,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等一些愛國人士又怎會犧牲,那是因為英國侵略者的殘忍、殘酷!登上葛云飛將軍在抗擊英國侵略者的炮臺,炮臺面對海,背后是一座座高山。站在炮臺上,定海大多收入眼底,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坐落在定海的角落;一艘艘船只整齊的停在海上;一條條馬路也是那么的平坦、寬闊、整潔。下上后參觀了那些英雄人士的墓地,那些墓碑上有著各級領導對他們的題詞。他們面對強敵殊死抗爭,為國捐軀,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抵御外敵的壯歌。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2019年辛亥革命這70多年間,中國簽訂了大大小小數百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領土近160萬平方公里,共賠款2700萬元,白銀7億多兩(不含利息)。中國,在這個1.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居然找不到一個自己享有主權的港口。國家有海無防,有邊不固,絕大部分中國領土成了帝國主義的勢力范圍:俄國在長城以北;英國在長江流域;日本在中國臺灣、福建;德國在山東;法國在云南。中華民族美麗富饒的國土被蹂躪得支離破碎。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曾說過:“新中國急需建立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如今的中國已形成門類齊全,后備力量大。門類有:1.陸軍:鋼鐵之師,血肉之城。有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個軍區。武器有機槍、坦克、裝甲車、反坦克炮、火箭炮、迫擊炮、高射炮等等。2.海軍:1949年,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成立,1950年正式成立:有北海、南海、東海三個軍區。武器有魚雷(水中導彈)、潛艇、巡洋艦、導彈艇、航空母艦等等。3.空軍: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武器有油氣彈、戰斗機、攻擊機、轟炸機、運輸機、預警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等等。4.第二炮兵:1966年正式成立。武器有空空導彈、地地導彈、近程導彈、中程導彈、洲際彈道導彈、立地導彈等等。
一節課下來,我也明白了不少: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誰勝了少年,就勝了國家的未來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