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菌留香
午休時,又在夢中品味了菌子的美味,醒來時,枕邊已經濕了一大片,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夢中品到菌子了,我時常想,此物只有天上有,偶到地上人間來。留得香醇口舌相,要想品嘗明年來。
去年火把節過后,和家里人從楚雄到元謀,在經過牟定縣的一片松林時,停車休息時,大家就一起到山上攆菌子。以前,大家生活水平都不怎么高,而菌子在制作時又特別的吸油,家家戶戶吃得少,一出門就可以看到,所以大家叫撿菌子。到后來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菌子吃得人就多起來,菌子也少了,大家就叫找菌子。而現在菌子更少了,人們只能用攆菌子這個詞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大家一起上山攆,但不像攆野兔那樣,攆野兔需要體力,你要比野兔跑得快,而攆菌子要比眼力,因為菌子長得和周圍環境一樣,以保護它被吃掉,同時它還是靜止得,有時你到它的跟前,只有它發現你在前,你有時從它旁邊經過,有可能也沒有發現菌子的存在。而我自己眼睛近視,攆菌子自然就是弱項了,轉了半天山,一無所獲,小侄子眼力就非好,他人小、眼亮、又喜歡在山上跑,不大一會就發現了一大窩菌子,我們大人走近一看,是松茸,還是一大窩。晚飯時,將這一窩松茸燒湯喝,其味香醇無比,孩子們都多喝了兩大碗,我聞一聞都已經通體舒服,喝一口更是滿口留香,后香在口中幾天都是回味無窮。
松茸的菌帽,俗稱山雞樅,樣子不像小傘,而是盆子,肉質也不是純白色,松茸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和人為干預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須和松樹的根系形成共生關系,而且共生樹種的年齡必須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絲和菌塘,同時需要依賴柏樹、櫟樹等闊葉林提供營養支持,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實體。
松茸在出土前,必須得到充足的雨水,出生后必須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另外溫度、蟲傷、人為暴力采集對菌絲的傷害等因素對松茸的生長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每一支松茸的誕生都是造物的奇跡。
記得,小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上山找菌子,那里最美的差事,將牛放在草多處,幾個小伙伴們,分好工,幾個撿柴火、幾個支鍋燒水、幾個負責撿菌子,不多時,一個菌子湯已經好了,小伙伴們狼吞虎咽的吃下去,就怕自己少吃了一份,吃完只后,一個個都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柱子在撿柴火時,褲子被掛掉了一塊布,一個白屁股全在外面,撿完柴火時,就座在地上不起來,搶吃菌子湯時,一高興給忘了這事,一抬屁股就被我們發現了,我們已經喝到嘴里的湯,全部噴到對面人的臉上,倒里他自己的湯喝的最多,我們的肚子都笑痛了,回到村子時,他也在隊伍后面走,到村口時,也只能躲在草叢中,等天黑后才趕回家,回家后又被揍的哇哇亂叫。而狗娃在第二天見到時,已經變成了一個大胖子,眼睛都沒有辦法看路了,聽說他在找菌子時,被土蜂蜇,當時還咬牙和我們搶菌子吃,可一回到家時,全身都發生了變化,晚上只有側身睡了,因他屁股也腫了,不能躺著睡。我也因為牛吃了人家的莊稼,被爹揍了好幾次,每次都說要改,可下次還是吃了菌子,忘了管牛被揍。
當時只知道好吃,其它的也不管,現在長大了,知道菌子還可以抗癌抗腫瘤、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養顏、治療糖尿病、治療心血管疾病作用、促進腸胃功能、保護肝臟作用、抗輻射、抗突變等有一定的作用,據說二次大戰后,松茸從原子彈爆炸后的廢墟中長出,成為唯一一種能夠在高輻射環境下生存的物種,體現了松茸強大的抗輻射性;現代醫學實驗研究出,松茸多糖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和過氧化物,保護細胞不產生突變,同時消除細胞所受到的各種輻射傷害。看來菌子真是一個好東西,以后要多吃、多了解、多宣傳、多保護,將大自然饋贈的佳品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