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前的愛
放學后,我有一個癖好——想著晚飯吃什么。然后回到家閉上眼睛,一邊放下書包,一邊用鼻子捕捉空氣中的信息。
嗯,番茄炒蛋、涼拌西芹、紅燒刀魚、紫菜蛋花湯。
然后一睜眼,滿足的看著桌上的菜。聽著廚房里的聲音,看來還有一道菜。
媽媽從廚房里端出新蒸好的的香椿花卷和幾塊紫薯。我接過她手中的盤子,放到桌子,問道:“媽,老爸又再干什么呢?”
“誰知道,要是再做出上一會那種油膩膩的紅燒肉,就讓他自己吃。”媽媽一面說著,一面故作生氣的說。
我低頭喝了一口綠豆粥。不冷不熱,溫度剛剛好。似乎是媽媽早就放在窗臺上涼好的。媽媽挑了一塊肉最多,料最多的的刀魚夾給我。然后又開始仔細地撥去紫薯的外皮。
當我吃完第一塊刀魚后,一種獨特的香味從廚房里飄了出來。說不出是怎樣的一種香味,只覺得那香味似乎帶著鉤子似的。爸爸從廚房里閃了出來,把一個小碟子小心的推到媽媽和我的方面。
碟子里盛著一個個炸得金黃的小球。夾起一個小球,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一口咬了下去。
小球的外層很酥脆,雖然是“油炸食品”,但并不油膩。球的里面是拌著香料的豆腐,很鮮嫩,很爽口。咬下去的瞬間,那一種獨特的香味,似乎從嘴角溢了出來。朦朧間,我似乎看到了爸爸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
大熱天里,他仔細地將豆腐剁成陷,然后團成了一個個小球,面對熱氣直冒的油鍋……心底有種酥酥的感覺浮起,是感動與幸福。
爸爸見我沒有反應,便著急的問:“好吃嗎?”
我一面笑,一面叉住一個小球塞進他的口中,反問道:“好吃嗎?”
爸爸吞下后說:“還行。”
媽媽的愛像溫泉雞蛋細膩、柔滑,爸爸的愛,像糯米香糕,回味無窮。
有愛——白粥也會吃出滿漢全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