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丑陋的臉
十歲那年,我寄宿在外公家上學,在外公家有一個常年打工的人。說起這個“長工”,想起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的感受只有一個:一張丑陋的臉!
你不信嗎?請看:一頭亂蓬蓬的長發,一張不夠規則的臉,臉上還有嚴重的燙傷痕跡;那疤痕似乎都起了“皺紋”;一對大得比例有些失調的眼珠子掛在鼻子兩旁,簡直就像傳說中的“妖怪”;雖然嘴巴還算正常,可是不能笑,一笑那兩排稀疏的黑牙就給“暴露”了,形象比不笑時還要恐怖。唉,他那整個的一張臉上就沒有一處是能夠讓人看著滿意的。如果冷不丁地突然一看他那副“尊容”,包準把你嚇得一跳!另外,他還有一個很大的生理缺陷――不能說話,只能咿咿呀呀地發出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聲音。當時我就想:怎么啥缺點都跑到他一個人身上去了呢?
我們都不知道這個“長工”的姓名,因為他既不會說話,又不會寫字,所以大家就稱呼他為“啞巴”。我從不主動與他說話,有時還刻意躲著他。因為一看到他那張丑陋不堪的臉,就令十歲的我望而生畏。后來,與“啞巴”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長了,我才慢慢地發現:他雖然外表丑陋,但內心十分善良,而且是個非常勤勞的人!
一年四季,“啞巴”是外公家起得最早的人,也是最喜歡見事就做的人。每天早晨我們起床后,常常不見“啞巴”的身影。記得去年深秋的早晨,我和外公外婆起床后洗漱停當,準備吃早飯時,又沒看見“啞巴”。打開他的房門,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床e。真是奇怪,“啞巴”會到哪兒去呢?外公房前屋后找了一遍,也不見“啞巴”的人。沒辦法,我們只好先吃早飯。我們快吃好時,“啞巴”回來了。只見他手里拿著鐮刀,渾身濕漉漉的,原來他是去割田邊的雜草了,看到“啞巴”這樣勤勞,我對他的初始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
真正徹底改變我對“啞巴”認識的,還是今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那天,外公一家人去走親戚了,下午我要去上學,家里就我和“啞巴”兩個人。中午時,從沒在外公家燒過飯的“啞巴”親自下廚,他居然還特地為我燉了一碗雞蛋,炒了兩個小菜。我一嘗,嗨,味道竟然還不錯!我吃得飽飽的,由于臨近期末考試了,我收拾好書包,便搭上本村一個叔叔的摩托車,到離家約摸五里多地的路邊林蔭下等進城的公汽。公路兩旁的白楊樹呆呆地立在那兒,知了在不停地吵鬧,我時時向公路一端張望,焦急地期待著公共汽車的到來。忽然,我感到肩頭被人輕輕拍了一下,回頭一望,啊,原來是“啞巴”!他一邊比畫著,一邊遞給我一本書。我一看,原來是我的數學書。“哎呀!我怎么慌里慌張地把數學書給忘了?”我急忙接過書,真是又驚又喜,連忙向“啞巴”表示感謝,他擺擺手,笑著比畫著叫我以后注意,接著又說家里沒人,他得先回去了,并一再“咿呀”著叮囑我一路小心。望著“啞巴”離去的背影,我才發現他汗流浹背,衣服全濕透了。想著他為趕上我,一路沒命地奔跑了五里地,冒著酷暑追趕摩托車,粗心的我就沒能發現停下來等一等,我真是懊悔極了,頓時,嘩嘩的淚7k模糊了我的雙眼……
與“啞巴”相處的時間越長,他那張丑陋可怕的臉越發使我感到憐惜、慈祥和可親。他用他的言行教會我生活需要勤勞,為人須有善良,還要富有責任心。如果你今后再在某個地方見到“一張丑陋的臉”你可千萬別以貌取人,可千萬別心生厭惡,讓事物的表象掩埋了它美好本質的感受,也許在那張臉的背后,有許多真正美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