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逝去的童年作文(2篇)
致逝去的童年作文(1)
童年,所有人都經歷過,小學的時光,是最美好的,因為只有在小學,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才是最真實的。小學里,我也有一個好朋友,她是一個殘疾人,聽不見聲音,只能靠助聽器來聽這世間的萬物,4年級的時候,我才開始正式和她成為好朋友,不得不說,她是一個很可愛的人,她很喜歡唱歌,雖然自己唱的不好聽,每天放學,都會送我去車站等車,冬天也亦是如此,讓我很是感動。
可是,升入初中后,我們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剛開始的一個學期,她經常來找我,帶上好吃的偷偷的塞給我吃,每天一塵不變的在校門口等我,不論到多晚,她都會一直等,冬天很冷,但是為了有和她相處的時間,我放棄了媽媽來接我,放棄了騎自行車回家,只為了和她一起走路,怕她凍著,就沒讓她在等我。開學后,她再也沒有來找過我,放學后,即使看到了我,也對我不聞不問,她卻不知道,這些小小的動作,讓我多么傷心,我渴望能見到她,見到她那天真的笑臉,靠在她的身上,聞著她身上特有的香味,可是,從那以后,我發現,這種是奢望,實現不了。初中,充滿了斗爭,父母讓我好好學習,考上重點高中,同學之間的友誼也已經不再純潔了,就算面對再討厭的人,也得滿臉堆笑,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一直忍了3個月,卻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得知,我一直被那個同學討厭,從此之后,誰都不會將這份討厭寫在臉上,卻在語言中,處處作對,這不是我想要的友誼啊!多想回到小學時那段純真的友誼啊!可是,我做不到!
初一:劉聞
致逝去的童年作文(2)
小時候,在學校看著學姐、學長和老師;在家里,看著爸爸、媽媽,覺得他們是那么的自由、快樂、威風,是小孩子的“貼身保鏢”。那時,總是期盼自己快點長大。六年后,我從一年級的小種子長成了一棵樹苗,這不是我從小就翹首盼望的夢想嗎?但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已沒有絲毫的喜悅。和我一起學習、共同走過六年學習生活的同學也即將分別;曾經令我們歡呼雀躍的“六一”兒童節也漸漸離我們遠去……
在我長大的同時,學會了責任,責任是一個為人處事的基點;懂得了堅持,堅持是心中不變的信念;學會了誠信,誠信是無論如何也要實現的承諾;學會了關愛,關愛是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語……
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見解,也經常幫著父母做一些家務活,幫父母分擔一些不順心的事,讓他們開心些。
我長大了,不開心的事也接踵而來,也經常要緩解一下心情,打游戲?這可不行,不僅引響視力,而且浪費時間,而我選擇的是看書,比如《亨利王子》、《查理九世》,一個個未知的區域,一點一點的尋找線索來破案,當看完一本小說時,便會驚訝:哇!我又和多多他們破獲了一起案件!這時,之前的不快便會煙消云散。
再見了,童年,未知的、全新的生活在等著我們!
初一:孫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