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
夢,是人們心靈最深處的渴望。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是成功的翅膀。雖然
追夢的道路是坎坷艱辛的,但只要相信自己的夢想,并為之拼搏奮斗,就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王勃說過:“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不少名人志士都在追夢的路上上演著一幕幕感人的事跡。
追夢就要淡泊名利。名利是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余秋雨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并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余秋雨將一切頭銜與職務都辭去了,扎身于對世界古代史的研究與探索之中,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并樂此不疲,因為這是他的夢想,在追夢途中寫就了:《行者無疆》、《文化苦旅》等著作。
追夢就要堅持不懈。堅持是排除萬難的利刃。近日在剪切體領域有重大發現的施一公,就是在追夢的過程中堅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施一公是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從小刻苦學習,畢業于清華大學,并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為自己以后的研究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他一直致力于對于癌癥起因的研究,為了揭開癌癥的神秘面紗,施一公夜以繼日的工作者,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不知疲倦的忙碌著,面對多次失敗他從不氣餒,歷經多年終于取得成功:“捕捉”到了剪切體,研究出了癌癥起因……施一公在追夢的途中體現了人生價值。
追夢就要堅定信念。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后人”的史書。在受“腐刑”之后,仍然忍辱奮起,前后共歷時2019年,終成《史記》,并被魯迅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貝多芬雙耳失聰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堅持他的音樂創作,耳朵聾了又聽不見,就用筷子插進鋼琴的發聲器,以震動來辨別音調,最終創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曲》;諾貝爾決心把烈性炸藥改造成安全炸藥。在炸藥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諾貝爾沒有放棄,在多次試驗之后,發明了雷管……
淡泊名利、堅持不懈、堅定信念是我們追夢路上的伙伴。讓我們振翅高飛,追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