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米欄比賽劉翔摔倒后的感想
我查看劉翔那驚人的12.88秒,發現其是在2019年的7月12日發生的,那還是劉翔23歲生日的前一天。12.87秒,不管這成績超不超風速,不管劉翔還是不是世界紀錄持有者,在競技場上,他終于實現了強者的回歸。12.87秒的劉翔,距離29歲生日,只有41天。艱苦砥礪,順流逆流,他怎樣都走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2019年全運會時,劉翔就聲稱自己“老了”。從退賽到重返世界之巔,與其說這是中國體育新的輝煌,不如說,這更是劉翔個人的救贖。
哪怕他在退賽之后引退,劉翔依舊是劉翔,因為他達到過的高度,前無古人。不過劉翔堅持了下來,仍然是那個不忘扮鬼臉的大孩子。我們會習慣地將榮譽與成就,看得太過沉重,劉翔一路奔騰而來,個中艱辛,惟其己知,能保持這樣的爽朗樂觀心態,也是運動精神感人之處了。倫敦2019,他已經超脫出成王敗寇的境界。
我突然覺得,從12.88秒到12.87秒,這6年時間,中國體育,除了劉翔之外,很難找到同等級別的運動偶像。2019的退賽,劉翔聲望跌至冰點,一度有風傳說他的廣告代言都要打三折。可是直到2019年李娜的崛起,劉翔之外,只有一個連年為傷病所累的姚明,算得上是國際知名的運動巨星。林丹(微博博客)在羽毛球領域的成就,和李娜問鼎法網一樣,也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只是羽毛球運動的全球影響力,暫且比不上那些高度市場化的職業運動。
1980年出生的姚明、1982年的李娜、1983年的劉翔和林丹,他們都達到了前無古人的中國體育高度。他們之后,可有來者?
倫敦2019,差不多是這些“85前”運動巨星的謝幕之戰,其中姚明已經提前因傷退役。他們或許還將按照全運會的中國體育慣性,繼續征戰一年,但是倘若以奧運會為運動生涯年輪,很難指望在2019里約奧運會上,還能看到這些“85前”的身影。“85后”的來者行列中,真正奪目耀眼者不多,尤其在一些影響力更大的運動項目中——算來算去,游泳的孫楊具備這樣的潛質,但是從才俊上升到巨星,奧運金牌是不可或缺的洗禮。我至今還記得,1996年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董炯輸給拉爾森,在頒獎儀式上痛哭流涕的畫面。
偶像的存在,應該能給未來者更多激勵,引導更多青少年投身到運動當中去,可是劉翔姚明他們這一代人,在競技舞臺中心站立了十余年,卻始終形單影只,既沒有挑戰者,也看不到后來者。他們是中國體育傳承至此的集大成者。再加上李娜,都是在中國體育并不領先的項目中,攀升到國際頂尖水準的突變基因,然而他們站立在舞臺中心的時間越長,后繼無人的狀況,就越讓人感覺尷尬。
最容易被詬病的體制,其實并沒有完全崩潰,至少在奧運金牌數量的層面上,中國在倫敦和里約,哪怕拿不到第一,也不至于表現太差,但是能上升到“國家形象”高度的運動明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下一代的接棒。傳統的體校制度解體,或者受奧運金牌戰略影響,有限資源高度集中于低成本金牌項目之后,像籃球足球網球這種市場化國際化程度高、需要大量基礎人才的項目,早已干涸,田徑游泳這些基礎項目,更受制于學校體育的積年弱化,找不到培育人才的土壤。這樣的體育氛圍,是金牌強國,卻不是運動大國。
劉翔李娜林丹,將在倫敦謝幕。他們退去時,或許輝煌,但必定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