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那顆最小的星
歲月的年輪轉了一圈又一圈。小時候那些瑣碎的片段,或喜或悲都成為一抹永不褪色的記憶。也是這個時候,有個背影被定格在腦海里,每每想起憐憫之情油然而生。
他,小名叫泉子,是我們鄰莊的一個“要飯的”。那時,只要他一出現,村里的小孩便有了玩耍的對象了,一邊叫著他的小名,一邊往他身上扔小石頭,直到他生氣了,快步消失在墻角里。
每逢喪亡嫁娶,泉子總會第一時間趕到,蹭口飯吃。春節期間,泉子更是天天在我們村里轉。經常見面,我對泉子的故事也感興趣起來,問了娘后才知道,他整天賴在我們村里是有原因的。
原來,泉子的大名叫“興山”,是我的本家,按輩分我應該叫他“爺爺”。很早以前,他們一家遷至劉家林,他在家里排行老大,由于生活貧困,又有點傻里傻氣,就沒找媳婦,孤苦一人到現在。也是從那時起,我每次看見他總會給他飯吃,有時看到小孩欺負他,也會替他出氣。有時我放學回家路上碰到他,他總會把手伸進討飯的袋子里給我拿東西吃,我雖不吃,但心里還是暖暖的。
我們村里有個傳統,除夕晚上將水餃放在磨眼里(那時家家都有一個石磨),放好的水餃,年后要飯的人拿走。好像年年都習慣了泉子這種拜年的方式,每當看到水餃完好的放在那里,娘會嘀咕著“你泉子爺爺是不是生病了,怎么沒來拿水餃?”不過幾天后,他總會來的。
后來,聽人說,泉子去世了,死在他住的小茅草屋里……
人生苦短,泉子的故事也隨著他的離去而不被新生代所知。對于他來說,他的一生雖然很窮苦,常常饑一頓飽一頓,風餐露宿,流浪街頭,但那也是美好的,因為他存在過。就像天上的星星,雖然它的光芒遠不如陽光那么耀眼,但卻裝點了美麗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