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歸舟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張大千的潑墨畫《春水歸舟》大概就是這種意境了吧。
偶然走進鄰居家,眼前的一幕讓我震驚——他的床頭、衣柜上貼滿了莫名的照片,唯有一副,是我能夠說出名字來的——《春水歸舟》。
這幅《春水歸舟》圖,縱43厘米,橫59厘米,大氣的“身姿”讓人更加覺得他十分有氣勢與韻味,所謂“以形似而尚氣韻”。
這幅作品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在一望之間仿佛有無盡的春山迎面奔來,云煙滿目,使人精神一振。如果細細品味水墨相融之處,就會覺得是那樣的和諧、自然。些許墨線勾勒與幾處焦墨的點烈,不僅產生虛實的效果,而且還使整幅畫面充滿了傳統筆墨情趣。云煙飄渺的霧靄深處、婆娑的樹影掩映著幾處尋常的房舍,若隱若現,似乎身后一片淺藍便是巍峨聳立的青山,還有誰上那幾處黑灰相見的小圈,好似一圈圈漣漪在碧水中蕩漾。雖然這些是看似不起眼的幾處小地方,但在整幅畫中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作品平添了許多自然樸實的意味,引領觀者對如此美妙景色的向往。
再看中央那淋漓盡致、氣韻生動的綠水,富有鮮明的層次感。有黑到黃,再到淺黃,之間深淺以及色墨之間的對比與融合效果恰到好處。幽深的墨色沉穩凝重;赭石色質樸蒼潤,潑法淋漓酣暢。而那晶瑩的石綠閃現出寶石般的光澤,又為畫面增添了幾許富麗堂阜的氣派。再仔細感受,中間的那道赭石色仿佛是綠水之后的一座大山,高聳挺拔;幽深的墨色的右上方,好似一只孔雀頭頸,之后的墨色便是開屏的羽毛,亭亭玉立;晶瑩的石綠宛如兩個龍頭,身體是墨色的,在水面上飛翔。
在畫的左下方,一葉扁舟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作者沒有畫出一絲水波,但是看那如鏡的水面,會覺得正有一種氤氳的氣息伴隨著和煦的春風迎面吹來,使人感到無限酣暢。
這幅作品不僅氣勢逼人而且韻味雋永,畫中充盈著一種空靈閑雅的詩意,所表現的不是大自然中的真山真水,而是通過彩墨的變幻為觀者展示出一幅作者心中的景色,那是他理想中的人間仙境。
陽春二三月,草魚水同色。
初一: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