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頭草的智慧
假如我是一只小鳥,
我也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不知是哪股強暴的風,把我吹落到這堵土墻上,于是,我就成了一棵墻頭草,一棵讓蕓蕓眾生鄙視的墻頭草。
沒有肥沃的土地,只有堅硬干瘠的土墻。當我的同伴在豐腴的土地上幸福地生長時,我何嘗不抱怨命運的不公呢,當明白了自己無法改變的命運時,我便學會了順從,既然無法改變,那就試著適應吧——適者生存。君不見,茫茫大漠中的胡楊不就是這種法則的證明嗎?
沒有雨露的滋潤,只有烈日狂風的陪伴。當春雨隨風潛入,潤物無聲的時候,我極其耐心地張開小口,等待春雨的催生,一滴,哪怕只有一滴啊,便也能滋潤心田,開啟我的生命之旅。當我剛剛探出頭窺視這個世界時,遭遇的便是烈日的暴曬,狂風的肆虐。無數次“千磨萬擊”的蹂躪,造就了我“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柔韌身軀。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的站起,終于,站成了荒蕪土墻上的一絲綠色,一道風景。
沒有由衷的贊美,只有世人的冷嘲熱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我的同伴盡情地享受著這樣的贊美時,我卻只能在無盡的嘲弄與鄙視中忍受——墻頭草,隨風倒,便成了我世世代代無法掙脫的枷鎖,揮之不去的夢魘。“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的話告訴我,為了生存,有時不得不委曲求全,逆來順受。
沒有同伴的嬉戲歡樂,只有寂寞長夜與星星的竊竊私語。藍天白云,芳草鮮花,翩飛的蝴蝶,吹笛的牧童,那是一幅多么令人迷戀的圖畫啊,但她不屬于我,她只是我的夢境,我的童話。當夜的窗簾遮掩整個天空時,只有遙不可及的星星眨巴著眼睛,陪我說上一席話,讓我孤寂的心靈在漫漫長夜里得到些許的寬慰,些許的安息。
面對如此的厄運,我抱怨,我消沉,我憤怒,但我最終選擇了抗爭,選擇了不屈不撓。于是,在這荒涼的墻上,我宣告了生命的存在,展示了生命的堅韌,成就了生命的傳奇。
當生命遭到不可逆轉的境遇時,悲壯的迎難而上,固然令人敬佩,但如果學會轉化,順勢而為,化險為夷,更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存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