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篤定,社會便不浮躁
大自然總會給我們無盡的啟迪。比如當我們置身大草原,會心生遼闊,感覺內心的格局也變大了許多;而置身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亦會澎湃我心。所以,以自然為師始終是人類思想史上的重要一脈,中國古代就有一種修身方法——格物致知。
偶然中聽說了一種植物,讓人沉思,就是在我國南方尋常可見的毛竹。據說,開始的幾年,毛竹生長得很慢,但會在幾年后的一個生長季突然發生質變,短短幾個月就能成材,而且它早已扎得遍地都是的根系,能讓周圍變成郁郁蔥蔥的竹林。
毛竹樸素的生長機理,呈現出的卻是天地之間的大道理。不由想起大學時一位老教授的贈言:“那些精于世道的揮灑自如,對人生來說只是術,是在短時間內或者幾年之內稍加用心就可以掌握的;唯獨真正的人生積淀、那些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東西卻是任何人在短時間內都不可能獲得的,那要用一生去豐富。”
教授所言“人生積淀”,便是這毛竹的根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大概只會驚嘆毛竹的拔地而起和參天英姿,卻忽略了其腳下的“根深蒂固”。無處不在的浮躁,讓人少了冷靜,多了盲目;讓人無法停下步伐,卻發現不過只是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當滄桑已至,再回首時,驀然發現自己早在“根”上就差了許多。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快了就難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話,那些平步青云的傳奇,還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會讓正準備扎根的你,內心突然失去平靜。你也許會感嘆,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沒有多少時間能深植自己,別人都在奔跑,你不快跑都難免會碾壓,別說安靜扎根了!
當浮躁如影隨形、入腦入心,便會耽于誘惑與功利,放棄曾經的堅守,開始想著“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開始尋找是否有捷徑可走。在琢磨如何讓自己更世故,更精于人事,于是少年老成,于是暮氣沉沉。可每當你從一場無聊的飯局歸來,心滿意得地睡去,早上酒退初醒時,是否心中會透著些許落寞與自責?看著自己不斷累積的脂肪層,會不會捫心自問一下,多久沒有聽到自己骨節生長的聲音了?
其實我們身邊也會有像毛竹一樣的人,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拼命努力;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要堅持到底。只是,我們都把他們當成了傻子和瘋子,有時候甚至會嘆口氣,哀其不幸。但英雄起于草莽,他們也許就是等風起的大鵬,一旦因緣際會,騰空而起,就會到達你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創業初期的馬云無人問津,李娜到了29歲才捧起大滿貫的獎杯,喬布斯的蘋果也不是橫空出世,萬事皆有緣由。
你若篤定,社會便不浮躁。這份篤定來自清晰的人生定位。年輕的時候最好不要跟人比快,很容易摔跟頭。最要害的功夫還是沉潛,潛下心來、苦心修煉,等待屬于自己的那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