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人文關懷+科學探索。
尤肯達修女的質問和施圖林格博士的回信讓我感悟了許多。修女的質問讓大家感悟人文情懷,施圖林格博士的回復讓大家敬畏科學探索。
人文關懷和科學探索是最完美的搭檔。試想如果少了人文關懷,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沒有了溫情和關愛;如果沒有科學探索的精神,那么人類將失去牽動生活的精神,看到的只會是一具具失去了靈魂的軀體。這兩種可能都會成為生活的致命點。
假如沒有42019年前德國這位伯爵在做慈善的同時,還資助了那位研究鏡片的年輕人,今天又怎么會有顯微鏡的存在?如果沒有資助這個人,那么瘟疫很有可能伴隨人類更久。也多虧了他,如果沒有這位科學家抱著求真務實的科學去研究,懷著虔誠敬畏的精神態度去追索,顯微鏡的出現也將遙遙無期,而如果沒有這顯微鏡,許多領域的研究就無法展開。就醫學而言,我們便無法得知病毒為何物;弗萊明更難以發現細菌,難以發明那拯救了千千萬萬生命的盤尼西林。
在地球上還有許多兒童身患瘧疾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美國航天專家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還依然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可能有許多人對他的做法不理解,可試想,如果沒有對火星的探索,怎會在航天事業上取得諸多偉大的成就?
我們離不開人文情懷,也離不開科學探索。假設沒有醫生的救治和科學藥物的治療,那成千上萬的病人將何去何從?
科學為人文創造載體,人文為科學充實意義。二者分飾兩角,共同構建起幸福生活的大廈。科學探索為人類更好地在世界中生活提供物質準備,人文情懷使人能更好地把握內在宇宙帶來精神滿足。
科學與人文,密不可分,互相促進,共同進步,使得人類的身心得以完善,從而獲得更好的幸福生活。相信在人文、科學的相互促進的將來,人類社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是否也有相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