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線風箏
我喜歡看著這片藍天。
喜悅時也好,閑暇時也是,煩惱時亦然。似乎無論何時細細觀察,皆能有一番特別體悟。
今天,既不用上課也沒與任何人有約,無所事事的來到這。
坐在草地,望著天空。
放晴的天空一片湛藍,偶有朵白云點綴。風速緩慢,白云慢悠悠的飄行。
一陣微風拂過臉頰,放鬆的伸了伸懶腰,眼睛微瞇。吸進沁涼的空氣,沒有一絲存于都市的油煙味。
光是站在這便能使心情轉好呢,我暗暗驚嘆。
雙腿微曲抱膝,凝視遠方。倏然,耳邊傳來腳踏在草地傷的窸窣聲。
“姐姐,你在看甚么?”偏頭一看,意外對上那清澈的明亮的眼眸,男孩手中牽著條細繩,往天空延伸,原來是風箏啊。
“天空。”我如此應道。
見到這樣回應,男孩有些傷腦筋的抿抿嘴。“不是啦、我看的出來啊...我想問的是,你在看天空的什么?”
發(fā)覺自己的回答過于直白,我輕笑幾聲。“這個嘛...不知道耶,各個方面吧。”
不是疑問句,然而平穩(wěn)的結尾卻仍有著幾絲不確定。
男孩沒有回話,似是在思索著什么。
于是我繼續(xù)說下去。“風的速度、云的多寡、天空顏色的深淺,當每個不同的因素配在一起,才能造就出現(xiàn)在的天空。”
突然憶起曾在書上看過的句話。“你不曾碰過同樣性質(zhì)的物體兩次。”
我忘記原話的內(nèi)容,但大概就是如此。當你觸碰某樣物體時離開又再接觸,或許這幾秒的空隙中,物體便已在改變,以至于第二次碰觸時物體的性質(zhì)又悄悄變了。
天空也是。成千上萬甚或是億個不同的因素,組合成現(xiàn)在所見的藍天。
也許當下一秒再仔細觀察時,便又不一樣了。風稍微大了些、云又往左方飄了點──連帶的使仰望著的我們產(chǎn)生不同感受。
可能是理解我的意思,也可能是對此不感興趣,男孩沒再搭腔,自顧自的玩起手中的風箏。
視線不自覺的被搖曳著的風箏吸引。這是個很普通的風箏,路邊隨便買來就有的那種款式。
今天有點不適合放風箏就是了。望著飛行不太穩(wěn)的風箏,如此想道。
輕輕哼著熟悉的旋律,我愣愣的看著藍色的天空。
或許就是如此令人感到安心的緣故吧。也許正因如此,我才會喜歡待在這兒。
不必擔心其余事情,不必為一些細碎無關的瑣事而煩惱,可以將一切拋在腦后。
“啊!”就在我再次走神之際,男孩猛然出聲使我回神。疑惑的看了看,原來是風箏不知為何,線斷成兩截。
末端細繩沒有風的拉力,無力的垂下,而失去牽引的風箏則是飛向高空。
靜靜的看著宛如掙脫枷鎖的風箏越飛越高,逐漸的只能隱約看見影子。
淡笑,我不自覺想到,或許我向往的就是成為能自在飛翔的風箏。
就像是斷線的風箏吧。
不必受到壓制,可以翱翔于空際。
在那我喜歡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