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的兩株蔫草
耳傍傳來嬉笑聲,耳聞同學觀“廁所”,我敷衍地苦笑了笑,便不再理會他們。觀察的對象恰好是個偶數,這實在令我不解老師言中之意。
我末尋找到一對植物,只好把目光轉向校園后樓,遠離喧器的操場。
一個人默默地用鞋摩擦著圖書館前綠色塑膠小顆粒,剛準備離開,卻又驀然回首,我竟然發現了一對打蔫的青草。,就耷拉在圖書館的一條墻縫里,與其它青草隨波逐流。這在一個書香校園里,也太不吉利了吧!
瞧瞧啊,一對蔫草共才12片葉片,但這12片卻像中了迷魂計一番,齊刷刷的向地下垂,就與楊柳枝葉,紫藤蘿之花藤差不多,只是無前兩者那么富有詩意,那么富有情趣罷了。幾片葉片從內而外是由深綠至鵝黃的,簡直就像飽飲55度老白干一樣的醉漢,倚在墻頭邊,垂著被煙酒熏黃的頭,一邊醉眼迷離一邊想著怎么回去應付“怒發沖冠”的老婆孩子。
思到這兒,猛然頓悟:那一對蔫草不是可以被書香熏醉了嗎?它們生活在圖書館,每天“飲”于圖書館,不就像醉漢天天泡在酒中,陶醉在酒中嗎?它們付出頑強的毅力生活在墻縫中,因吸取書籍之香餌耷拉下來,不正如醉漢為吸取那高濃度燒酒而不惜金錢,不惜時間,不惜身體內部腎結石的慘痛代價嗎?
我突然發現,或許我們我應該效仿于那一對蔫草,相互扶持,相互學習,發揮集體價值,我們個人也應該效仿蔫草,那醉漢般拼命爭酒的品質我們依然可以用在對知識的渴望上。
想到這里,便寬恕了蔫草的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