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杜甫
浩大的詩歌王國,才華橫溢的詩人數不勝數,而詩風沉郁頓挫的杜甫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當他的破茅屋被風吹走茅頂時,杜甫還能喊出“大庇天下寒食俱歡顏。”的話,從痛苦的生活體驗中能迸發(fā)出奔放的熱情和火熱的希望,多么大氣!盡管他一生過得艱難,盡管他遭受了無數挫折,但他沒有意志消沉,無論何時,他都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生活。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淚涕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首詩,把杜甫的愛國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國家收復失地的喜悅和即日回到故鄉(xiāng)的欣喜若狂都在字面上顯現出來。杜甫雖然苦,雖然窮,但他的愛國心并沒有減弱,尤其聽到故鄉(xiāng)收復的消息,幾乎要飛回故鄉(xiāng)。他的愛國心是熾熱的,是值得肯定的。在那外族侵略國土的時候,杜甫被迫離開了故鄉(xiāng),離別故鄉(xiāng)時的依依不舍和回到故鄉(xiāng)的喜極而泣令人感動。而現在,這種有情有義、熱愛故鄉(xiāng)的人又有多少呢?
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想起杜甫;當我遠離故鄉(xiāng)時,我會想起杜甫。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他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已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滋潤著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