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地行走
清晨,天色尚且介于亮與暗淡之間,街道沉默著交錯,偶爾的車來人往在這空曠的寂靜中都顯得有些喧囂,這個仿佛整日都奔忙不息的城市,也許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才能暫時如同在等待一根針的墜地般,無比安靜。起得早的我趴在窗臺上,瞇著雙眼望著窗外,如此安靜的時刻,仿佛世界都停止了轉動,而我像是好不容易換來寧靜的人一般,終于能思考些什么了。有霧的窗戶,似乎是時間朦朧的縫隙,依稀中,我看見,自己那有些遲緩、踉蹌的身影,卻又透著隱隱的倔強與勇敢。那背影無關乎孤獨或是寂寞,因為幾經輾轉之后,我已幾乎明白,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有些河啊,也必須一個人蹚。
那年的夏天,我初中畢業了。當黑色的墨筆在最后一張考卷的最后一道題上緩緩落下時,這如一瞬般短暫的三年也連同那筆一起,永久地停留在了生命的那一剎。這看似平靜卻又包含著些許起伏的三年光陰,已是一段屬于過去的故事了。只是清晰地記得在中考前一天,被廢棄的資料、考卷填滿了的教室臟亂不堪,且泛著一股濃重的潮氣。被緊張的復習壓迫得略顯麻木的我們并沒有如同想象與期待當中一樣的擁抱、吶喊、流淚,數月的疲憊已消磨了我們原有的熱情,大家如同往常每一個平常的放學時刻一樣,收拾著,清掃著,我們甚至都沒有給彼此寫下幾句贈言祝福,抑或交換一份小的禮物作為紀念。
記得那個等待分數揭曉的夜晚,我們在網絡上用微薄的語言互相鼓勵著。我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滑動著頁面,看著陸續出來的每一門的分數,未感到絲毫的如釋重負,反而,只覺得心中有無比深重的蒼涼。我,我們,就這樣畢業了嗎?就以這樣匆匆的方式結束了這本以為會冗長的三年嗎?這個本被我想象得將十分隆重且震撼人心的過程,竟是如此平靜。但細細想來,在整個初中階段,自己也大多是以安靜的方式度過的,自然也會以這樣安靜的形式結束吧。可以說,安靜是我生活的主旋律。
接著便度過了一個最輕松的假期。本來為這個漫長的夏日做好了許多周密的計劃:想著要完成許多恢弘的巨著的閱讀,那些平日里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心緒去細細咀嚼的偉大作品終于能在這個無所事事的流光之夏被反復推敲;想著要去地圖上未打勾的地方,任自在的性靈在山川間輕舞飛揚;想著欣賞每一部期待已久卻被一直耽誤的影片,在光影留聲中住進那些主人公的身體里去。但因各種紛繁的原因,這些美好的計劃都隨時間一起,化成了泡影。但卻有幸看了一場最喜歡的歌手的演唱會,那是在中考的氣氛還未完全散去的日子里,我成了王菲演唱會的一名聽眾。坐在那一浪高過一浪的鼓掌聲與歡呼聲里,我沒有吶喊亦沒有跟唱,只是透過我的鏡片,注視著她在舞臺上的淺吟、放歌、輕舞、轉身,在那流動著星光的場館里,我幾度懷疑自己是否置身于幻設的夢境之中。而當她低著頭唱起那些流動在歲月中的、被纏繞上了無數記憶的歌曲時,沉在眼底的淚便緊隨著那被上帝親吻過的嗓音開始滑落,交錯著的歌聲,絢爛的舞美,四周都是鬧哄哄的,而我依舊覺得安靜,這是我第一次看演唱會,也是我第一次看最喜愛的歌手的演唱會。
本以為漫長的假期會有太多光陰可以被肆意消磨,卻倏地一下,就到了八月的尾巴。這被無數次設想過的高中生活在措手不及的我的面前打開了,我甚至都沒有做好迎接它的準備。對于一個不能快速適應環境的人而言,起初幾個月的艱澀是難以言喻的。在那段灰色的日子里,心事總是連我自己都找不到緣由地出沒,以至于當別人好意詢問我時,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啟齒。只是短短的幾個月光陰,不過是從夏季走到了秋季,我內心的落差竟會如此之大。當疲倦的身心置于這場浩大的洪流之中,便顯得愈加無奈、無助。于是便再次選擇了以安靜的方式來應對這樣的變動。因此,我開始學會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斷回憶,不斷追念,那些還醒著的夢,那些還殘留的氣息,那些做到一半的游戲以及小學的作業本上被偷偷涂抹掉的紅叉叉……都成了我無比盛大的回憶中的一部分。盡管時光深處的有些記憶已被時間無聲地破壞,變得殘缺、凌亂,不再完整,但它們的確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
時間在我不停地追憶中,轉回到另一個過去。
那年的冬季,我搬離了陪伴我整個童年時期的老屋。這座位于二樓略顯陰暗的房屋,是與我的童年時光緊緊相系著的。它用它的緘默看到了我的長大,透過房間里的墻壁上掛著的畫變了又變,書架上排列的書換了又換,它看著所有老的家具換成新的,新的也變成舊的,最終,它看著一直依偎著它的我,也離開了它。搬離它的那天是一個有陽光親吻大地的冬日,可惜老屋的窗戶外是一棵古樹,因此陽光無法投射進來,屋內依舊是我再熟悉不過的陰暗光線。我在這樣的熟稔中走著,老舊地發出哀怨的聲音的木門,被我損壞過的桌椅,床頭上貼過動畫人物的印痕……馬上,它們就不再屬于我了。
而今我身處的學校對面就是我的老屋,童年與少年之間只隔著一條安靜的街道,而跨越這條街道,我卻用了幾年的歲月。年齡尚小的時候,大人們總是告訴我,家的對面就是一所高中,以后念書多方便呢。于是我便一直懷揣著這種隱隱的期待,等待著自己長到足夠大可以念高中的那一天。殊不知,未來發生什么從來都是令人料想不到的。
某日,風輕云淡,在校園里偶遇一個身穿我的小學校服的女孩。在我的眼神與她淺淺的目光交錯之時,她有些小小的錯愕,我也就那樣驚住了。我寬松的校服里灌滿了來自童年的風,她與年幼時的我竟如此相似,都梳著一個長長的馬尾,臉頰中透著些許靦腆,目光中閃爍著猶豫。我知道,她也將長大,也將擁有如潮汐般的回憶,也將成為一個背負著故事的人,并將在冗長的時光里行走,只是我不知道,她會不會選擇以我這樣的方式,安靜地度過。
時光以它的方式奔走,12歲、13歲、14歲、15歲,都已停留在了那一瞬。初秋的時候,我的16歲也將如期而至。當人的記憶越來越豐盛的時候,便會愈發懷念過去的美好與溫存。偶爾,我也會翻開以前寫在日記本上的只字片語,或是看看數年前的照片,也會刻意路過我的小學、初中,那么,不管我心中堆砌了多少疲倦與苦澀,都會在那個時刻,變成屬于回憶的一縷光芒在我的身邊簇簇舞動。
只不過是簡單的俯仰之間,三年以流水的方式過完了,而另一個三年也已走過了許多日子。在這彎彎曲曲、向前延伸的路途之中,我無數次與自己凝眸對視,無數次洞悉了自己的孤獨與歡暢,這顆敏感、倔強的心也在這數不清的回首之中變得逐漸豐盛而強大,未來的路也定將以這樣彎曲的方式延伸下去。我始終堅信,眼前的泥濘都是為了讓我明白,即使是行走在再安靜的路上,也能嘗試和它親密地互相融合,并一點點地咀嚼出甘甜的味道;我也始終相信,只要心中有一束微光,便不會在外界錯亂的眼神之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