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月季花
最近,我家的月季花開了,那一朵朵黃里泛紅,卷曲著花瓣的月季花,映襯在綠葉之間,格外惹人喜愛。一陣風吹過,枝桿輕輕搖曳,一朵朵鮮花像是一位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向我頻頻點頭。我對它愛不釋手,每天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直奔陽臺,坐下細細觀賞。可在鮮艷美麗的背后,這盆月季也曾有過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幾個月前,我發現月季向著陽光的一面枝桿十分矮卻很粗壯,而背著陽光的一面枝桿又細又長。兩端枝桿長短粗細不均勻,導致整盆月季成了一株“迎客松”。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為此,我上網查找了資料。
原來在植物生長的前期,背光的一面確實要比向陽的一面長得快,因為生長素的分布往往是背光的一面高于向陽的一面。而且,向陽的一面枝桿的確是會比背光的一面的枝桿長得壯。因為向陽的一面能接觸到更多的太陽光,能產生更多的能量,根據植物營養就近供應和縱向同側運輸的規律,所以這一面的枝桿長得壯。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月季會長成這個樣子呢!原來是遵循了植物向光的原理啊!但我還是有點兒將信將疑,同時十分心痛,要知道,這月季買來時造型可十分美觀呢!為了調整月季的造型,也為了證實這一原理,我特意將月季換了個方向。果然,幾個月后,月季的枝桿又長平了,恢復了原來的造型,于是就有了今天生機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