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看過一篇報道,一個兒子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并將姥姥砍成了重傷。事后記者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是一時糊涂。
看到這里,我啞然失笑。一時糊涂?
哼,真是個絕妙的托詞。
可是,難道你說是一時糊涂,法官就會不判你刑而理由是“他只是一時糊涂”?
真是奇怪。
突然想起,好多時候,我們都在做錯事后安慰自己“只是一時糊涂”。
學(xué)生在做錯作業(yè)后對老師說“我一時糊涂看錯了”;
員工在工作出了重大差錯后對老板說“我一時糊涂做錯了”;
貪官在受賄被抓后對法官說“我一時糊涂收下了”;
……
然后呢?
說完這句話之后呢?
時間會倒流到你說這句話之前嗎?
不可能。
做錯了作業(yè)照樣要再做一次;
出了重大差錯照樣會被老板臭罵一頓甚至辭退;
接受了賄賂照樣會按照法律判刑。
也許你會說“萬一……”
難道你沒聽說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嗎?
所以最好不要對那個不確定的“萬一”抱任何希望。
還有,最好不要說“一時糊涂”。
那是一個任何人都不會相信的托詞。
這個世界需要的是理由。
托詞只是一個不應(yīng)該存在的存在。
但人們總是需要這個不應(yīng)該存在的存在。
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