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紅樓,我看黛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段輾轉悱惻的愛情,一部起伏跌宕的曠世奇書,令多少人為之改顏動容,為之扼腕唏噓,為之魂牽夢繞。昔人一夢,卻令多少后人“但愿長醉不復醒”,留下了無盡的凄美。這就是紅樓的魅力。
“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靈秀慧聰,優雅絕俗,高潔裊娜,這便是——林黛玉。
獨守曠達,沉默安詳,花開了擺酒賞之,月出了獨飲對之,無花無月時惜珍芳姿,即使白晝也深掩重門。林黛玉的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以及她的才華橫溢,清麗靈幻,給她帶來了一股與世難溶的氣質。
黛玉就似櫻花,三四月間,紛紛揚揚,揚起一份美麗,也揚起一份惆悵。又似水仙花,清麗脫俗,但也孤芳自賞。她的苦,她的難,她的悲,她的痛,扣著人心也系著人心。淚眼蒙蒙,多了一份多愁善感,也多了一份刻薄多疑。黛玉的才學,高雅,麗密,凄婉,悲切。她早慧,也早熟。她厭惡世俗的骯臟,她憧憬她與賈寶玉的愛情。
曹雪芹的筆,使得一位佳人眉頭的一顰一蹙,心頭的一震一顫,離愁悲恨躍然于紙上。家愁,情愁,把一個臨水照花的亂世美神折磨的憔悴深悄,紅顏近損。盡管花開絢爛,但在她眼中,卻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一代薄命佳人,粉頰噴紅,如梅花映雪。氣質高雅,仿如空谷幽蘭。書的汁液將它澆灌的不僅貌美如花,而且內秀如竹。擁有七巧玲瓏心的瀟湘妃子,在烏煙瘴氣的封建社會,顯現出了她的反抗,但這畢竟是逆流而上啊,封建的社會及思想,哪里容得下這樣一個女子,只能無盡的折磨她。讓她終日小心翼翼,梨花帶雨。用一雙獨具靈慧的眼,和一顆脆弱的心去觀察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一眉一眼。
伊人已去,離開了這個令人傷心的地方。或許,這才是對她最好的解脫吧!
《紅樓夢》,夢初,歡聲笑語,夢醒,無盡哀傷。神游綠柳成蔭,紅袖飄香的大觀園。去尋找我們心中的黛玉,我們心中的紅樓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