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作文(3篇)
西游記讀后感作文(1)
光陰在點滴中沉浸,凝聚了那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故事,那藝術殿堂中熠熠生輝的明珠,無論是黎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西游記的故事深入人心,被他們津津樂道;甚至梨園子弟們演繹,成為人們心目中永不退色的鮮明畫卷。幾百年后的今天,唐僧師徒四人那跋山涉水不畏艱險的精神仍鼓舞著千千萬萬人們,向著勝利勇往直前。那么為何它又有如此魅力呢?
我認為其中自然有他的奧秘。于是在冬日的午后,一壺清茶伴我開始了與西游記的邂逅。。。。。。
“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為陛下取得真經(jīng)……”他,便是一心向善的唐僧,漫漫取經(jīng)路上,甚至連卑賤如草芥者都不忍傷害;也許只是善良,所以他博施濟眾,尊重卑微,在這鋼筋水泥的都市中,又有誰會留意路旁一株蔥蔥綠草,“腳”下留情呢?但他無時無刻都有著堅定的信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無論是在顛簸的馬背還是半夜三更;他的心中始終樹立著信念,始終都不忘自己面對天下蒼生當年許下的承諾,難道那些半途而廢者不感到相形見絀嗎?他又視美色如糞土,無論前面是高官厚祿的誘惑還是妖精的威逼。他始終面不改色,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難道不是應為他像千百年來的文人志士一般,守衛(wèi)了自己的氣節(jié)嗎。然而有時他卻因為自己的太過心慈面軟而變?yōu)榱擞馗,甚至善惡不分!他不分青紅皂白,屢屢聽信豬八戒挑撥離間,一次次誤會了法力高強,忠心耿耿的孫悟空;卻正中了妖精們的圈套。直到自己身陷囹圉時才“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然而卻又一次次不撞南墻不回頭,唉,真是令人為他拘一把同情淚,然而他亦是團隊的“主心骨”,作為一個領導者,自己則賢愚混淆,更甚者顛倒黑白,這又何嘗不是太過“心慈手軟”的緣故。
令我感動的另一個人物非被毛主席譽為“金猴奮起千釣棒,玉宇澄清那萬里埃”的悟空莫屬,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曾一度令人聞風喪膽,但最終應為自己的狂妄自大與目中無人而被如來壓于五指山下,孟子說:“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五百年是對他的磨礪,不禁一番風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五百年不但是對他以前惟我獨尊、狂妄不羈的威懾;這五百年的修行即使必然也是未然,這既對是對他的一次重新定位,也是對他做出一番成就的基礎,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若是沒有這五百年來的沉淀與積累,又何來以后的戰(zhàn)斗圣佛。又有誰知道在這背后付出了多少淚水,汗水甚至血水呢?
火眼金睛的他每次都識破了妖精的陰謀詭計,為了唐僧的安危,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即使被八戒挑撥的師傅責罵,悟空永遠忠心耿耿。在危難關頭仍然為了唐僧而不顧一切,無論妖精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是多么狡詐,他總能化險為夷。
我靜靜合上了書,這一切仿佛在眼前浮現(xiàn):菩薩心腸的唐僧,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搬弄是非的八戒,少言寡語的悟凈;他們各有千秋,也許,只有互相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的組織才是成功的,這也是西游記給我所上的一刻吧。
那桌上的香茗依舊散發(fā)著點點醇香。
附注:
幾度滄桑幾度時光,幾度風流瀟灑,它,連接了古今中外。它,把陌路人的心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有了它,所以我邂逅了你,即使我們隔著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即使我們素不相識。
透著時空,我遠遠地遙望著你的背影,太模糊了,隱隱只有那一身青衫兀自清明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你的前世是蓮么?不隨世俗,潔身自好。
你是自傲清高的,不堪與當時的人們隨波逐流,但卻依舊對當時的統(tǒng)治保有著一絲天真的期待“佞人遠,古道還。“然而,你還是失望終將絕望了,你胸懷大志,卻在世態(tài)炎涼中磨滅;那抱負早已成為對腐朽制度的滿腔仇恨。你的青春在官場中消失,此時早已兩鬢斑白如霜,十八年少的萬丈豪情早與你無緣,只剩下空懷感慨,臨風長嘆的凄涼;于是,你提起筆,記下這似乎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卻在百年后讓人拍案叫絕。
讓我再一次在滾滾紅塵中尋找,只為再看一眼那青衫依舊,吳承恩
江蘇常州鐘樓區(qū)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初一:朱宇辰
西游記讀后感作文(2)
泱泱大國五千載,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戶曉。而四大名著中,最使我刻骨銘心的便是《西游記》。
《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他所寫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但是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西游記》中聰明伶俐的孫悟空。
孫悟空乃東勝神洲敖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經(jīng)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的徒弟,與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他降妖除怪,立了不少大功。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孫悟空對師父可謂是忠心耿耿。如果找到了什么好吃的食物,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師父。一路上,他保護師父,斬妖除魔。為了救師父,他不惜冒犯天條。他憑借著自己聰明的才智,與妖怪勾心斗角,最終成為妖怪們懼怕的對手。孫悟空充滿凜然正氣。一次,他來到了一個國度,那個國家遲遲不下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艱辛。為此,他與豬八戒來到天宮,攪得天宮里一片混亂。最終,玉帝勉強答應給那個地方下雨。從此,那個國家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時候,孫悟空也會與師父有點小摩擦。可我認為這些事歸根結底都是唐僧的錯。就因為孫悟空把一群強盜殺死了,唐僧就要孫悟空走,而且這輩子再也別做他的徒弟。這時候,孫悟空只能再三懇求師父把他留下?商粕褪沁@么狠心,孫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別,獨自回花果山了。少了孫悟空,就少了一個保護唐僧的人。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豬八戒便請孫悟空回來,救出了師父。從此,師徒倆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兩人的摩擦也漸漸減少了。
《西游記》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每當讀起它,我的心里就很快樂,很充實。同學們,能告訴我,你們最喜歡的《西游記》人物是誰嗎?
初一:變形金剛qsq
西游記讀后感作文(3)
在天為仙,下界為妖,原來神仙也需要約束。神仙在天上有玉皇大帝約束,一旦下了界,也就沒人能管得了,自然就為所欲為了。孫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但僅僅靠他自己卻降伏不了幾個妖怪。說明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干大事,必須靠很多人的通力合作。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是何等威風,等到他同唐僧西天取經(jīng)時,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五百年的時間,連當初毫不起眼的牛魔王都成了氣候。說明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齊天大圣。觀音菩薩在西天取經(jīng)過程中,費心費力,但收了唐僧師徒、黑熊怪、紅孩兒等眾多能力非凡的徒弟,成了大贏家。正所謂,要想有收獲,必須要先付出。連豬八戒那樣能力平凡,毛病很多的人,經(jīng)過磨煉,同樣也可以修成正果,我們還有什么可灰心喪氣的呢?西天取經(jīng)隊伍中,好像孫悟空的功勞是最大的,但如果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豬八戒的幫襯,唐僧的堅持和和他對孫悟空的約束,是不會成功的。
初一:吳宜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