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人生——《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
今年寒假,我在前埔圖書館里買了一本《綠山墻的安妮》,回家后便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讀時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讀后百感交集。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在綠山墻的農家里生活著一對兄妹,哥哥叫馬修,妹妹叫馬瑞拉。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紅頭發,滿臉雀斑,整天耽于幻想,嘴巴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雪莉。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有古怪的名字;有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玫瑰會說話,會給她講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是自己的兩個知心朋友,可以訴說心事……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最終,成長為堅強樂觀的女孩,給沉悶的綠山墻帶來新的綠色生機,并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女王學院,獲得了獎學金。但因為不舍得朝夕相處的馬瑞拉和綠山墻,她放棄了學業,留在綠山墻當老師,成為綠山墻真正的小主人。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喜歡上了安妮——一個愛幻想的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樹林是鬧鬼的林子,櫻花是白雪公主,巴里的池塘是閃光之湖……每當讀到安妮所幻想的句子時,我仿佛也走進了綠山墻,走進了那個生機勃勃的世界中,與安妮在那兒優哉游哉地談心,自由自在地玩耍……
但最令我感慨萬千的不是她那豐富得令人大吃一驚的想象力,而是她的樂觀和堅強。雖然她從小就失去父母,但是她并沒有成為一個性格孤僻、內向的女孩,而是樂觀地面對生活,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我們呢?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定會十分沮喪、自卑,任由淚水奪眶而出,猶如珍珠般嘩嘩直掉……我們就如同溫室里嬌嫩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而安妮卻好似野外石縫中堅韌的小草,破土而出,接受陽光雨露的洗禮,茁壯成長。
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至少有個幸福完整的家庭,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安妮呢?她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孤兒院里過著“暗無天日”——沒有父愛與母愛的生活。我們就猶如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被父母視為珠寶,甚至有些孩子讀三四年級時都還是父母幫他們提書包、喂飯等;而安妮呢?她在孤兒院的時候,就學會自立,像童工一樣做家務、照顧孩子等。我們都穿著嶄新的衣服;而安妮呢?她的衣服都是好心人資助的,甚至有些還是人們穿過不要的……然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時猶如嬌嬌女一般,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哭啊、鬧啊,甚至一切都還得長輩包辦,卻仍然怨東怨西的,孰不知自己有多么幸福。因此,我決定加倍珍惜,懂得感恩,對生活報以微笑,樂觀堅強地面對周圍的一切!
是啊!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我想,今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摔倒,也不要害怕,拍拍塵土,繼續前行;即使在黑暗中迷路,也要堅定信念走出困境,那么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今后,我一定會笑著面對人生中的喜怒哀樂,勇敢地追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