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離—— 讀后感
《守望的距離》是一本充滿對生活熱愛的散文。作者是1945年出生于上海的文學(xué)家周國平。主要作品有:《尼采美學(xué)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讀了這本書之后,感觸很深。作者的生活有許多辛苦與幸福經(jīng)歷,體會過愛與孤獨的感受。
作者沒有用多么華麗的語句來描繪他的人生,在我的想象中:“優(yōu)秀的散文家都是一位旅行者。”是的,作者就是如實的記錄了自己的經(jīng)歷,平凡、普通,但含有很深的意義。一開始,我不知道作者為何要以“守望的距離”為題目,最后,我把題目分為兩種意義,“守望”和“距離”“守望”也許是說,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事情,因為你得不到,所以才想去努力得到它,或是盼望、守望它。還有一種意義,就是執(zhí)著和珍惜,執(zhí)著追求那些你做不到的事情;珍惜那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后都能值得回憶。“距離”也許是說,想靠近卻怎么也不能到達(dá),想實現(xiàn)卻怎么也實現(xiàn)不了。兩者放在一塊,就合成一段人生哲理,想做的事情如果做不了,而你也要執(zhí)著的去追求。去品味人生的價值。
書中的情節(jié)令人感動,也使我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作者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所謂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對無知所感覺到的孤獨或所遭受到的迫害。”他告訴我們,智慧的痛苦來自內(nèi)在于它自身的矛盾。作者在書中常常對死亡進(jìn)行討論,死亡跟我們有著密切關(guān)系,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死亡的經(jīng)歷,但價值是不一樣的。所以他才說:“我們短暫的生命過于擁擠,我們把太多的光陰拋灑在繁忙的工場和喧鬧的市場。”這句話別有一番蘊意,我的看法是:珍惜人的一生,生命真的很短暫,應(yīng)該在匆忙的人生路上緩緩腳步,世界有許多美好的東西,要學(xué)會審美,不要錯過……
這本書用自然的語言寫出一句又一句的人生哲理,仿佛能夠用心靈來你溝通。我喜歡作者說的一句話:“對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對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書中有說道“守望者”,我也要做一位“守望者“守護(hù)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守護(hù)屬于我的那份快樂;我要放眼未來,體會生活、品味世界。而那個“者”就是我。我愿做一個快樂與幸福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