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時間同行
沒有歷史車輪的撼人心魄,沒有風號大海的驚波逆轉,父母就像一首清歌,綿長悠遠。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融入了無盡的纏綿牽掛。
父母的熏陶是孩子成長的一劑良藥。生活中的愛與親情,溫馨,寬廣。本次《開學第一課》講述了“孝、愛、禮”的含義。一點一滴,無論是多么細微的動作,是多么耳熟能詳的話語,仍然永遠飽含著濃濃的親情。
“人生的扣子,第一次就要扣好。”百善孝為先,盡孝也是如此。著名作家“童話大王”鄭淵潔就很好地詮釋了孝道。他在買了電視后沒有先想到自己,而是立刻送到了父母家。不僅如此,他還教育兒子尊敬長輩,懂得謙讓。正是這樣質樸的家風,才形成了感恩和親情的正循環。
《禮記》曰:“孝,樂其心,不為其志。”人生有多少個明天能個值得你奔忙不息,值得你匆匆忽略漸漸老去的父母。有多少人想等待功成名就,等待衣錦還鄉,方可從容地孝順父母。但是時間殘酷,生命苦短,父母情是一輩子難以報答的恩惠,怎能延滯不前?
有一位普通工人,花了六年時間,用自己改造的摩托車,帶著七十五歲的、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父親,騎行十幾萬公里,游遍全國。父母將他們最寶貴的青春華年都種在了我們的身上,以時間為土,用期待培肥,不知不覺間,歲月別在了他們的發梢上,他們老了,開始需要我們漸漸豐滿的羽翼,依靠我們慢慢強壯的肩膀。
心中有愛,充滿希望,人生才會美好。
秦勇,曾經霓光艷影燈紅酒綠中的搖滾主唱,如今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平凡父親。他用了十年光陰來伴同和栽培兒子,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教兒子騎車,游泳。自己照顧自己。這些常人輕松可以辦到的事情,對他重度感統失調癥的兒子來說,簡直像一個搖搖欲墜的人在高空中踩一條極細的鋼絲。這也意味著,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幫助兒子的秦勇要揮灑無盡的辛酸苦楚!可不論花開花落,始終無法磨滅他對兒子的愛。
愛存于心,禮意于行。“禮”是立身之本,是尊敬和關愛。文明禮貌,可以是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微笑,一句淡淡的“謝謝”,又或者僅僅是一個溫暖的回應,都能夠準確無誤地擊中每個人心底里最柔軟的深處。
寬容,友善,明禮,知恩圖報,遵紀守法,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溫習的“家風”。
讓我們展開歲月的長卷,拂去歷史的煙塵,去解讀父母紛紛繞繞的思念。高臺停歇間的歌舞漸漸消歇,昔日的繁華熙攘已泯滅無聞,只有綿綿的真情穿越時空,流注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