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童年時光
——讀《朝花夕拾》有感
時光荏苒,童年一去不復(fù)返。
——題記
都說人一生中少年是最叛逆的;青年是最美好的;中年是最忙碌的;老年是最幸福的。而那短暫的童年,則是最珍貴的。
人生如花。到垂暮時,花瓣都落了,零零碎碎。當(dāng)再拾起時,還會有淡淡余香。
在這已長大的年齡,回憶童年,著實已沒有當(dāng)初那種純潔自然的情感。就像魯迅大師的那句“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荒雜”。雖然我還只是處在蓬勃朝氣的少年,但對于童年,我也只是剩了些回憶。像魯迅大師談起往事:只剩回憶,也只是無聊罷了。
拿起這本名著,像拿起了自己的童年。目光掠過一行行字,書香一縷又一縷掠過鼻頭,心中掠過一道光……
最喜歡《五猖會》這篇。并不是故事離奇,只是太符合自己小時候這么一段往事。
露天電影盛行于上個世紀(jì)。在那時,真是種稀罕。但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就少之又少了。七歲那年,卻突然來了個放電影的。那時的我,電影倒沒少看,卻從不知道還有“敞篷”的。自然興奮得直躥高兒,吵得父母不得安寧。出門時,父親卻來了句:“作業(yè)做完了嗎?去去去,做作業(yè),做完了才許出去看!”我哭鬧,卻無濟(jì)于事。就進(jìn)了書房,咬著筆,做那些“5-3=”、“10+2=”……全部做罷,時針也不慌不忙地走到了8。倒也沒有耽誤看電影的時間,卻蹦不起來,叫不起來,樂不起來了。
目光再次走到書上,看到那句“我似乎從頭上澆了盆冷水”。呵,再合適不過了。文章到“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就戛然而止。題目為“五猖會”,卻又只是寥寥幾筆寫了“五猖會”的背景,當(dāng)時所看到的,卻又什么都沒有。也對,經(jīng)過父親這樣一番打擊,又何來“興致”二字一說呢?
想想那“從頭涼到腳”的童年,其實也并非都是冷的。阿長的樸實也是很暖人的。畢竟,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再多的后悔,遺憾也不必多說了。
這零零散散的花瓣拾得起,卻怎么都不愿放下。在那段簡短的青澀時光里,雖然不曾結(jié)過果實,卻也芬芳過。這么說,遺憾也少了。
時光荏苒,與其追憶過去,不如珍惜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