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觀后感
致那段黑暗的歷史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觀后感
這是舉國哀悼的時刻。
一個黑暗的日期:1937.12.13。
而今天,中國的首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就于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就這樣,莊嚴肅穆的氣氛下,儀式開始了。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像是一條蘇醒的龍,這國歌盤旋在人們頭頂上空;像壓抑了許久的雷,這國歌驚醒了數十萬罹難同胞;像一聲聲洪鐘,這國歌震動了十三億華夏兒女熾熱滾燙的心……人們想起了,被任人宰割的痛苦,77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往事。“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緊握雙拳的人們看到了,眼含熱淚的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看到了,那些前仆后繼,用鮮血寫就的黑暗與光明交錯的史詩。
警鐘長鳴,人們默默地垂下頭,死一般的寂靜,只有警報聲尖銳刺耳地鳴叫著,不,是77年前死于非命的同胞們在吶喊,恍惚間,大地似乎震動了,十字形標志如一只巨手不甘地伸向天空。這蒼穹之下,曾是餓殍遍野,有獸一般的日軍猖狂的獰笑,這是對日軍的譴責嗎?圓瞪雙眼的死難者雕像透過半世紀的塵埃凝視著新一代的人們,可他們卻再也無法看見人們的哀悼,無法觸摸著新世界發出慨嘆,無法因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露出欣慰的笑……
十六排禮兵抬著花圈正步入場,安魂曲奏響,人們的目光轉向遇難者名單墻。(遭難者30,0000)人們不愿提及的數字。可在這名單上的名字,遠不及它。這集體的墓碑上,昭示了罪惡的歷史真相。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寂燒殺搶掠
尸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
青少年清脆空靈的嗓音訴說著那煉獄般的六周,可正如他們吟唱“生生不息,山高水長”,中華民族如一顆青松,經歷暴雨洗禮后,正孕育著新的生命。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日軍的反人類罪行,絕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否認罪責的齷齪行徑,定會受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鄙視。而又如習爺爺所講,人們不應為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的暴行而仇視日本這個民族,“和平,不是戰爭;合作,不是對抗”,今天的中國愿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共同繁榮的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們肩上的責任沉重,牢記歷史,才有尊嚴,才有未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攜手努力,才能讓白骨可以安眠,讓戰爭遠離人類。
和平鴿飛向遙遠的蒼穹……
作者:徐向鵬 所在學校: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
班級:七(25)郵箱:指導老師:宋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