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也是值得贊頌的——讀《青銅葵花》有感
一種朦朧而詩意的美,一種明顯而悲壯的痛,兩種互相排斥的情感,卻融匯成一本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書——《青銅葵花》。在讀這本書時,內心不知是什么感覺,是美?亦或是……痛?我無法用自己的言語以及手中的這一頁紙和一支筆去表達。
在通讀全文后,我流下了淚。這個故事的結局,并不像曾經看過那么多的故事那樣,那么美好,但是,正是這個新穎別致的結局,讓整本書更加生動傳神,情節的曲折起伏,可謂是“尺水興波”!當我讀到葵花為家里省錢而放棄了一次珍貴的照相機會時;當我讀到青銅為滿足一位陌生人的心愿而脫下自己的鞋,自己卻在雪地中走了幾個小時時;當我讀到兄妹倆看不到馬戲,青銅蹲下來讓葵花騎到自己肩膀上時……我的眼淚便再也忍不住流下來了。我,流淚了,只為那純美的文筆,那如詩般的感情。
我認為歡樂固然重要,痛苦又何嘗不是呢?歡樂與痛苦就好像雙胞姐妹,她們鍛煉我們的心魄。生命中若沒有了痛苦,那么便是一個不完整的生命。只有經歷了痛苦,克服了痛苦,你才會變得堅強。我們就像一棵棵核桃樹,所受的雨露便是痛苦與挫折,枝葉就是承受痛苦的過程,果實就是成功的喜悅與歡樂。受到的雨露越多,枝葉也就越繁密,果實也就越多。
主人公青銅是一個啞巴,但卻勇敢頑強,將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將妹妹的過失攬給了自己,這個苦命且又堅強剛毅的孩子,便是大麥地的寫照。文章末尾的那一聲撕心裂肺的“葵花——”,猶如遙遠天際那劃破天空的閃亮流星,帶給了我無窮無盡靈魂的震撼!
正如小時候,我會弟弟放風箏,總以為順風跑,風箏就飛得高。于是,我們便一個勁兒地跑,但風箏總是事與愿違得倒地不起。后來,媽媽告訴我們,風箏逆著風才能放得高,我那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直至現在,我才明白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痛苦之時,但我們應該去感謝這些痛苦與坎坷,因為——正是這些痛苦與坎坷,讓我們不再脆弱,不再膽怯,我堅信希望必會驅散絕望!
這本書中那蕩氣回腸的文字與催人淚下的情節,及那動人心弦的故事,令我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