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攬活生意
80后北京美女李雅嵐師從五星級酒店大廚的外公,廚藝好得沒得說,但是她不滿足,走南闖北先后去新疆古城喀什、四川弄堂小店等地偷師學藝。十幾年的苦心學藝,她已練就一手烹飪絕活。
滿以為藝高一籌就能招攬生意,哪知道在東城區(qū)李家巷開的私房菜館,由于小巷深人流少等內(nèi)在原因,生意異常冷淡。
按理說,定位準了,手藝又高超,生意就會紅紅火火的,為什么攬不來顧客呢?
李雅嵐也想到挪窩,但鬧市區(qū)的門面租金貴得驚人。剛剛起步做生意的她,一時拿不出那么多資金,想將餐館甩手包給別人,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人選。
除了挪窩,難道說就沒有其他辦法救活私房菜館了嗎?絞盡腦汁一心想找到突破口的李雅嵐,眼睛盯上了微博。
一次,在和朋友聚會時,朋友說,現(xiàn)在好多生意人喜歡在微博上做買賣,不僅銷路好,還不需要一分錢的廣告費,賺的是人脈呀!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李雅嵐決計在微博上搏一搏!
為了做足功課,李雅嵐把最拿手的“鱖魚豆腐羹”的制作流程拍成照片發(fā)到微博上。照片上,雪白的豆腐里包藏著鱖魚塊,金黃色的咸鴨蛋鋪陳得滿盤流油,十分誘人。博友看了,好評如潮。隨后的日子里,每做一道菜,李雅嵐都將其拍好照片發(fā)到論壇或微博上,以此博取博友的“歡心”。
圖片漂亮,文字清新,李雅嵐“微博私房菜”不僅得到了大家的夸獎,還有了良好的互動,有了數(shù)千名粉絲,而且每條微博的轉(zhuǎn)發(fā)和評論都有幾百條。
數(shù)千名粉絲就是一筆難得的人脈財富,不能讓粉絲只停留在夸贊和欣賞上,應利用他們的智慧和手藝來“攪活”私房菜館。
于是,在博客里,李雅嵐與北京的一家美食論壇合作,組織美食愛好者聚會,要求每人準備一道拿手菜,來私房菜館現(xiàn)場切磋。食材由私房菜館負責購買,美食愛好者不用掏腰包,只需提前在博客上提供一份詳細的食材配購單子。做成的拿手菜,由各自獨享,作為獎賞,李雅嵐也不收一個子兒。李雅嵐把這一活動,稱為“舌尖上的休閑”。由于這些行家的口口相傳,私房菜館很快就在京城小有名氣了。
博友一來展示了才藝,二來也見識了李雅嵐的絕活。
李雅嵐也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把博友來菜館切磋時學到的拿手菜,轉(zhuǎn)眼又“賣”給其他顧客。這樣,私房菜館的菜品幾乎天天可以推出新花樣。這種不斷翻新的方式,也給菜館帶來了活力和源源不斷的生意。
2019年,私房菜館被《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在京城美食圈里引起了很大轟動。總導演陳曉卿說,如果不把李雅嵐的私房菜館搬上熒屏,不光是種缺失,更是一大遺憾!
2019年,私房菜館已無法容納大批慕名而來的食客,李雅嵐又在北京東城開了幾家分店。
“一道菜”攬活了生意!“一道菜”提供的不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累積,還帶來了人脈。人脈就是財富,這便是李雅嵐推出“一道菜”的真正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