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隨筆: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有人說,沒有眼淚的眼睛是干涸的;有人說,沒有夢想的夜晚是黑暗的;我說,沒有關愛的社會是蒼白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應對社會有所付出,當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關愛社會時,社會才會對我們不離不棄。
相信大家對叢飛這個名字不會陌生,他是一位業余歌手,同時也是一位義工。在自己收入并不是很穩定的情況下,叢飛依然向需要他幫助的人們播撒著真摯的愛。十幾年來,不論是對國內邊遠地區的學生,還是對東南亞海嘯災區的難民,他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而叢飛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對于這一切,叢飛則一直笑而以對。
在德國歷史上,曾有一位與希特勒形成鮮明對比的偉大領袖,在波蘭和德國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他就是前德國總理——勃拉特。
當物欲橫流流盡了血汗,當歌舞升平平息了摯情,當阿諛奉承迎合了庸人,當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我不禁想問:世上還有真的關愛,真的憐憫,真的同情嗎?然而,當這位鐵錚錚的男兒在華沙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跪下時,我懂得了憐憫與關愛的真正含義。
當殘陽滴盡最后一滴血,當白浪翻著最后一朵波濤,他們的名字,依然在我心谷中回響。掩卷長思,關愛他人,關愛社會,讓世界充滿愛,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家園才能更加和諧,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