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
在鄉下,偶見到一個菜農用手抓起一把土,虔誠地看著,聞著,細細揉碎,散落在了地里……
泥土很平凡,黝黑黝黑的,不禁讓我想到過去簡陋的房前少不了泥土的陪伴。經常有小孩歡快地跑到泥土前,用手抓一把扔向遠處,連忙被大人制止了。“別把菜蔬弄壞了!”呵斥著,人們臉上都是惶恐的神情。臉、胳膊、腿黑得跟泥土似的。
常想起過去,有些大人穿著布鞋挑著割來的草桿子等去,十幾公斤地背著,走在路上。他們的臉上總是臟臟的,一種極吃力又滿懷希望的神情,布滿了土屑,粗布衣(那時叫工作服)更不用說了,全是一片一片被粘上的擠平的土片。
“嘿,以后這日子少不了土啊。土是咱的伙伴,是命根哪!”聽著街頭聊天的老人說。那時布鞋和底上全是泥土,可他們不愿洗,一方面怕把唯一的布鞋洗壞,一方面可能歸結于人土情結之上。
工業連隊和農業連隊,一個用磚蓋,一個用硬茅草和土蓋,連住也離不開土,自然少不了跟土打交道。農民一鋤頭一耙子地開墾著,翻著菜田,掀起了一塊塊小土塊,四周飛濺,土塊毛糙得很,像“刺球”一樣。農具上是土,臉上流的汗里也有土。互相交融……農民愛土……
有時我會笑著說“泥土不疼,不累?”連休息也不。農民因收成不好原諒不了泥土,狠命將鋤頭一插,扶著沾滿土的桿子,手上全是泥。淚滴落,滲進了土。土地很寬容,并不嫌插著疼,或,泥土心里疼,亦或也在落淚?……
黝黑黝黑的臉上,沾上了土,散發著苦與酸。
現在反過來看土,我彎下腰,敬佩地端詳著,看著,捧起一抔泥土。放在手里,用手觸摸,涼意直通我心。凝結的地方有著裂縫。表面凹凸不平,很蓬松。上面有些苔蘚,濕濕的,散發著清香。
略透著一絲酸與苦。是過去汗與土,酸與苦的寫照嗎?
泥土可能是苦澀的,但它卻有著樸素的香氣;可能是黝黑的,但越是穩重、古樸、深厚;可能沒有絢麗的色彩,卻泛著燦爛光芒。
現在,可能不需要光彩照人,心中更需要些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