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柳永
剛看到柳永這個名字時腦子里一片空白。后來看到“楊柳岸曉風殘月”時才反應過來,原來是北宋著名詞人,《雨霖玲》的作者啊。剛開始看《雨霖玲》的時候,我有一種直覺,這個詞人一定是一個重情重義,又懷才不遇,心中凄苦的讀書人。他雖沒有在仕途中一帆風順,卻因為詩詞歌賦被后人記住,沒有被歷史遺忘。然而,這樣看似歪打正著的人生經歷,卻絕非偶然。
柳永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千萬不要被他凄涼、憂愁的詞所蒙蔽。他30歲時便離鄉赴京,試圖求功名,并把從政作為人生第一目標。他不像一些花花公子(如賈寶玉、薛蟠)把游園作詩、賦曲作為第一主業,而對從政、讀書取功名毫無興趣。他也不像一些貪官污吏,依靠做官發家致富、欺壓百姓。柳永做官的目的很純,他只是想讓有限的生命發光發熱,他有改造世界、名垂后世的抱負,但卻沒這個運氣。其實這也是上天的安排,他是金子,上天不希望這塊金子在仕途中被撒上塵埃,而是幫助他保存住純潔的初心,把美最完整地留給世人。從古至今有那么多官僚,但只有一個柳永。
我個人覺得,他一輩子都在當官和發牢騷之間找平衡。一個是人生第一目標,一個是他人格的本性,但在這兩個之間求生存,卻兩個都不忍放過。他的詞中多有先是發一頓牢騷,抱怨著世事不公、懷才不遇,為國家、自己憂愁。他努力追求自己個性的詞,但文人也是人,也不能不吃不喝,所以他又感到生活的艱辛,只能又借詞消愁。如此“惡性循環”,倒“歪打正著”為世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佳作。他在逆境中掙扎,如一只籠子里的鳥兒,想飛出去尋覓自由,又害怕籠外的世界危險重重,或是抓不到蟲吃。
這塊金子絕不同旁人,他是“貧賤不移”非常有自制力、堅韌不拔的正人君子。為了生活,他只能為歌館妓樓寫詞賣錢。從古至今,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他是少數幾個。愛美是人之常情,柳永卻以非常人的要求克制自己,那么多次在歌館中為生活進進出出,卻從始至終沒有違背自己的規則。我們雖也不提倡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的極端思想,但柳永在一次次誘惑中資質,沒有魂銷骨鑠、走向墮落的人格,卻是后世的君子楷模。
只要心不死,才得其用,就算不枉費了一生。歷史上那么多官員,被人熟知的卻有幾人?但柳永詞人,帶著他的詩詞歌賦,卻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2019年7月22日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