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踏雪尋梅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題記
童稚時,時常聽父親提起與文中的踏雪尋梅。從那時起,一直渴望有那么一次能夠親身經歷一番。奈何自由生活在南方,記憶中南方未嘗下過雪。那時的我,不懂事,總纏著忙碌的父親道:“爸爸,我想看雪,想在雪中尋梅。”父親總是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說:”南方溫暖,不會下雪。不過也許你現在不能在雪中尋梅,但是你可以在語文中踏雪尋梅。“每次聽到這個答案,我總會哭鬧著反駁父親。””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在語文中踏雪尋梅。”父親也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慢慢你就會知道了。”心猶如一潭死水,久久蕩不起漣漪。那時的我以為只有在雪中才能實現我踏雪尋梅的心愿。
偶然一次,跟著父親到北方旅游,那時正值北方梅花開放。北方就像一個雪國,遠遠望去那一株株梅花則像一位位紅裝素裹行走于雪國的女子,引人注目。一瞬間,那些被青苔覆蓋的記憶,不經意間來襲。漫漫雪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白衣素袂裙帶飛揚的伊人,在這場漫天的花瓣雨中,看一朵嫣紅的美麗,將所有的祈愿,綻放成清新含香的花露,風月情長。原來踏雪尋梅是這樣的,就猶如在經年里染一枚花香,拾一段歲月,繪一幅淡泊,萬水千山,寧靜致遠。因為經歷過,踏雪尋梅,便成了我人生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后來,回到南方,再也沒有看過雪,也無暇去照看別的。日子,一直清淺著,沒有波瀾,亦無太多感念。只是守著一方靜謐,獨享一個人在陽光下的”賭書消得潑茶香。“自此與語文結緣.讀過范曄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讀過唐人王維的”昨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讀過南唐后主李煜的“切下落雪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也讀過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語文中的梅花,在我眼中,既是美人,亦是高士。帶著“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的悠然禪意,更是幽靜清雅,風骨出塵。
循序漸進,慢慢在詩詞曲賦中領略更多語文的美。我愛梅花,更愛那猶如雪國風光一般的語文。
時光淺淡,花影微涼,這一世的美好,是語文伴我走過這清淺時光。只忘在紅塵羈旅中,有語文相伴,手握一份淡然而已。愿終在語文中踏雪尋梅,找尋人生那一剪美好。
假若此生注定無法將你忘記,那么我愿將你刻在手心里安暖一世。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