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婉約蘇州
到達盤門景區的時候,晚上時間六點半,暮色已晚,華燈未上,剛下車居然有淡淡的窒息感。雖然眾人極力抗議,但導游小姐以行程緊為由,還是讓景區管理處為我們延遲閉園時間,怏怏不快難免,只是一縷的陰影飄過,既然身不由己還是順其自然為好。
多年前沒來盤門,心里對這景區不抱太大的幻想。然而我錯了。蘇州,真的每一角落都是風景,何況這的旅游景點了?怪自己孤陋寡聞罷了,盤門景區是一個極富有歷史沉淀感的地方,民間有“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的說法。
遠遠就可以看到古樸秀雋的北宋瑞光寺塔,就像塵世中聰慧的智者,煢煢而立。歷史的時光悠悠流過,多少風起云涌的刀光劍影早已飄逝,偌大的盤門景區只有我們團人員,愈發顯得清幽靜謐。沿著雕刻精致的牌坊走進,左側有一塊青石刻的御制瑞光塔贊碑,是明代大學士文震孟隸書寫的明太祖高皇帝的御贊,部分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依稀可以辯認,極為珍貴。右側是傳說中的“助役白!笔,感覺簇新,明顯是現代人的杰作,我屬牛,所以拉著石雕的牛角,嫣然一笑來張合影留戀,但愿我能牛氣沖天的笑傲每一天。
天色越來越黯淡,四周的風景也開始變成肅穆一片,于是步伐加快著,上臺階穿樹蔭,前面的風景讓我眼眸一亮,麗景樓和著周圍蒼翠的樹木倒影在靈龜池里,在水里我發現天原來還沒有昏暗,居然有幾縷落霞落著,于是平靜的水面頓時詩情畫意起來。癡癡對著水面愣了片刻,想著白龜在如此幽美的環境中聽禪,不得道才怪了。
盤門景區不遜于蘇州的園林,其實這里一樣有亭臺樓榭,也婉約別致。只是導游沒跟著,我們隨便走馬觀花逛著。有淡淡的花香襲來,我看到牡丹園的字樣,心中真是欣喜萬分。久聞牡丹端莊華貴,畢竟只在書中、畫片中瞄過,近距離的觀賞還是頭一遭,繞花叢,拈嬌瓣,一種愜意的滿足感籠罩著。不過,沉醉只能稍許,因為后面的好景還在等著了。
好風景是不少,但許多古建筑似乎都沉默著掩門,伍相祠也不例外,惋惜的看著,路過卻只能錯過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如果不是跟團旅游,那應該有足夠的時間來揣摩觀賞古跡,不會如此被動閉園時間還來。唉,還是怨天黑得太早了吧!路邊幾根仿古的拍照槍箭在夜色里冷冷對峙著,腹中猛地饑腸轆轆起來。旅游,經常是三餐不定時的折磨著腸胃,但我卻很是樂意的受煎熬,風景如斯,卻無良辰可對。
忽然,有昏暗的亮光流來。沿著光滑的石坡而上,這是一個古老的城墻,四周插著五彩旌旗,迎著晚風,飄飄揚揚,城上有銹跡斑斑的大炮訴說著歷史,對面是高大雄偉的“水陸縈回”城樓,在宮燈的朦朧照射中,說不出的神秘感。有人拔下旌旗沿著城墻揮舞一圈,我則踮著腳從城墻的垛口向下看,頓時佩服不絕,這就是國內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陸并列古城門,由名臣伍子胥規劃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從城上居高臨下可以給敵人始料不及的射箭、投石,來個因地制宜,甕中捉鱉。水城門設有水閘,能應用自如的絞關啟閉,既可以用來軍事防御,也能控制城里水位。一瞬間,似乎時光流轉回到古代,千軍萬馬撲來,誰正沉著運籌帷幄,我嗎?我想象著自己豪邁地軍令一發,金戈鐵馬,戰鼓咚咚,廝殺凄叫的聲音無邊無際的漫來……可周圍很靜,只有豐富的思維讓我洶涌著對古人智慧的贊嘆。風嗖嗖吹著,縱然高處不勝涼意,但千百載不朽功勛永在。
回眸間瑞光寺塔已經光芒四射,在城墻上隨意走著,遠處萬家燈火,都說在城墻上能看到著名的吳門橋。我東瞧西看,還是找不到具體位置。吳門古橋,你再一次讓我感到遺憾了。
其實,人生處處充滿著遺憾。但是,到一個地方,能看點風景能感觸點什么,就是最大的收獲了。盤門景區,既不失蘇州典雅的園林風情,又有磅礴的遠古氣勢,柔中有剛,綿中有刃,令人陶醉也讓人思考……
期待日后有緣能重游盤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