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
石家莊市四十二中初三二十班張婷
歲月匆匆,舊人早逝,新人已去,不變的仍只有那一襲青衣。——題記
我抬首,隨著“咿呀”輕吟回眸望去,那臺上的人依舊是一襲青衣,只是臺下的觀眾卻寥寥無幾,而他似是完全沒有注意到般,依是勾唇淺笑,淺藍的水袖微微一擺,蕩出似水流年,羅裙飄揚,小小的繡花鞋漾出朵朵蓮花。
只是眉間卻有淡淡憂愁,許是年華已逝,今不復古了罷。
還記得小時候,茶余飯后,奶奶總會帶著我們去廟里欣賞他的戲,彼時他還是青年,扮的便是那閨中含羞帶怯的女子,明眸皓齒,眉清目秀,水袖輕舞,蓮步生花,似翩翩飛舞的玉蝶。
那身青衣隨著她的身影上下翻飛,淡雅輕簡,映襯著她如潑墨畫中的仙子,清新脫俗,我不禁看癡了去,望著身邊的老人,卻發現奶奶不知何時早已隨著他輕細的嗓音搖頭晃腦唱了起來。
我有些不明所以,但他唱的卻是好聽。那時的我心里想,以后也一定當個戲子!
只是時間似乎總也不想給我個機會,同時也一點點掐滅我心中的火光,直至完全湮滅。慢慢的,我的生活也僅余學習,學習,學習。而時光匆匆,我只得在閑暇之時,偶爾看看戲曲,而那抹青色,也僅存在了心中,那一襲霓裳,我想不知何時才能見到。
想來也是緣分,那日奶奶打來電話,我才知道是奶奶生日到了,只是她的壽禮卻總也不知道該選些什么,腦海中卻猛然浮現出那抹青色。“請戲班子吧。”我不知怎的,就忽然出口,“奶奶喜歡這個。”父母有些猶豫,許是認為這個已經不再入流,他們請皺眉頭,回眸相視,思慮半晌,實在想不出什么別的主意,也只得同意了。
……
我蒙著奶奶的雙眼走進了大院,手下的觸感已不似當年那般細膩,是那樣的粗糙,也浸透了滄桑。
我抬眸,卻看到還是那棵槐樹,那樹的主干又粗了好幾圈,朝朝夕夕,也不知又刻上了多少年輪。那戲臺,還是那座戲臺。陽光透過槐葉照在那青石板的底面上折射入眼,多年未來,竟又光滑了許多,也許是被雨水沖刷的,亦或許是調皮的孩子趴在上面玩過家家,總之邊角也有些磨損。戲子們在動手搭臺,那些人或憑或立,一如當年,只是身手已不似曾經那般輕巧。父母上去和他們交涉了幾句,下來時悄悄對我感慨,他們也是老了啊!
只是那青衣依舊如前,不曾變遷。
一切完備后,我松開捂著奶奶的手,她雙眸微瞪,十分驚訝,雙手微微顫抖著,眼角似閃著點點晶瑩,到底是不是,我已從她渾濁的雙眼中看不清什么了。
戲子青藍的衣衫微微擺動,只是此次扮演的卻是遲暮的美人,依舊唱著、笑著,那雙眼還是明亮的,卻已浸透了蒼涼;那唇還是微勾著,卻不知何時點絳了哀傷;那嗓音,還是悠長綿延的,卻盡是感慨悲涼。曾一度在發間叮當作響的玉步搖,此刻也僅是悠悠的晃著,晃著……
不變的仍只有那青衣,還是那般輕盈,鮮艷……
戲還未唱完,奶奶卻忽然流下了淚,我抬頭看向那些戲子,他們還是微微勾著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并沒有哭出來,我想,或許在心中,也默默流著淚罷。
臺下除我們家,再無他人。
我低頭望著奶奶,又隨著那“咿呀”輕吟回頭望去,那臺上的人依舊是一襲青衣。
那襲青衣仍在風中微微搖擺,裙角悄悄漾起點點水波,它沒有說話,只是從始至終,就那樣默默看著。
那襲青衣有沒有哭呢,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