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每日,在文字和人海里游來游去,突生厭倦,總想閉上眼睛,給自己一番清靜。世間的喧囂,噪音,讓我無處可逃。總想躲進深山尋求一份世外的寧靜,或許,暮鼓晨鐘,可以讓這個靈魂得到最終的清靜。也許,心靜了,世界才會靜。總想找一段時間讓自己獨處,靜一下,再靜一下,聽一聽心靈的聲音,聽一聽花來的聲音,聽一聽行云與流水的聲音。
在鬧市,必須做到如在空山。在公交車上,必須做到空無一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保持內心的靜謐與清明,做一個純凈的人。看一個又一個穿著時尚的行人,看一座又一座裝飾華美的大樓,沒有了最初的艷羨和激情。這一個個欲望都市,一位位欲望行人,都不過是紅塵過客,匆匆的來,又匆匆地去,只把一個“欲”字,渲染得有聲有色。
每日在車上,都可以聽見三三兩兩的人,討論貪官污吏的腐敗與墮落。我不參與政治,也不羨慕貪者的奢華,只想在世外覓一方清靜。但我無法逃離紅塵,只能在心中建一方凈土,人世的貪婪與污濁,喧囂與誘惑,我不讓它入心——紅塵到此止步,在我足前,紛紛落地。我不能改變世界,我只能讓自己干凈。
自凈其心,自凈其意,我要做的,僅此而已。
閑讀劉伯溫的《賣柑者言》,一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那樣的奪人眼球。文曰: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為欺也!”
以前,看見衣著華麗的,提著名牌包包,開著名車,珠光寶氣,油光可鑒的美女帥哥大款官員,心里總有幾分艷羨和愛慕。現在是毫無感覺的了,不再用眼看人,只用心觀照,原來真可以洞察一切。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原來不過如此這般——用心觀空,任何虛偽的人,虛假的物,都會在心中現出原形。許多看似美好的事物,只不過如蛇蝎美女的一張美麗的皮,撕開之后,只不過是嚇人的骷髏。
不斷的有畫皮被撕扯下來,不斷的有魔鬼現出原形,幾百年前如是,幾百年后仍然如此。人性的貪婪、自私與偽善,與人性的美好、善良與高潔,并不是皮囊和華服所能遮蓋得了的。一顆骯臟的心,即使用珠玉寶石包裹,打造了黃金馬桶,建造了豪華陵園又如何?依舊不過最終是匣子里的一捧灰,墓園里的一抷黃土而已。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竊物者為盜賊,竊國者為諸侯。世風日下,道德淪喪,誰之過?虛偽奸詐為智者,忠厚高潔為愚者。我想,如何觀看這世上人心,反過來看就行——金玉其外者,多是敗絮其中的。佛說:世人顛倒行。若想成佛,與世人背道而馳,倒過來走,就可以了,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