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在孤獨中綻放
最近你一定從網上看到,北京大學2019級古生物專業畢業生合影,里面只有一個人,還是一個姑娘,她的名字叫薛逸凡。
用四年的時間,研究古脊椎動物。四年,接近生命的1/20,而且正值陽光燦爛、鶯飛草長、激情燃燒的歲月。我非常好奇,那是一種怎樣的堅守,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懷?我不知道她如何戰勝了世俗和自我,從熙熙攘攘的名利紛爭中脫穎而出,把別人認為枯燥無味的教科書讀成了一個人的故事;我也不知道她怎樣在年復一年的日起日落中面對空落落的教室,聆聽寂靜的回聲時,可有過一絲絲的掙扎;但我知道那需要一種了不起的毅力,也許還有一種炫酷的孤獨。
我不由得想起,在冰封萬里、人跡罕見、四季白雪皚皚的雪域高原,那里孕育著一種美麗罕見的珍貴植物,就是潔白無瑕、傲骨芬芳的雪蓮。
據說,雪蓮的種子在攝氏零度才能發芽,3-5度時生長,幼苗可經受零下21度的嚴寒。它雖然要生長5年才能開花,但實際上主要生長時期僅有8個月。
用五年的時間,重復一次生命的輪回,在漫長的等待中度過一個又一個日夜,然后以驚人的嬌艷亭亭玉立于寒冷之中,為冰雪王國憑添了一抹瑰麗。難怪人們對它投去敬佩的目光,把它看作圣潔的化身,當做愛情的象征,敬稱為花中之王,贊為植物界的驕傲。
不知是因為美麗,所以孤獨;還是因為孤獨,才更美麗。聽說在澳大利亞西南部被稱作生命禁區的沙漠里,也令人吃驚地生長著一種植物,它對自己非常苛刻,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的可憐,但它開的花不僅碩大無比,而且艷麗異常,并且可以分泌出大量芬芳的花蜜。
在艱苦條件下,在惡劣環境中,在孤寂的道路上,我們驚喜的發現,薛逸凡、冰山雪蓮、沙漠巨花,擁有著共同的化困厄為力量,化孤獨為神奇的意志、品質。
誰說他們生活的太孤獨?誰說他們不懂得浪漫?他們與知識為伍,以雪為伴,用風做笛,天可鑒,地可證,無需謝幕與喝彩,自顧自的訴說著精彩的故事,綻放著美麗的色彩。
我欣賞他們,因為他們的暢飲孤獨、純化心靈、淡泊平靜;我佩服他們,因為他們不懼踏雪臥冰、艱難困苦、百般挫折;我贊美他們,因為他們生性高貴,遠離塵世,拒絕玷污;我敬仰他們,因為寂寞孤獨濡染不了他們圣潔心靈,嚴寒冰雪改變不了他們生命本色,艱難困苦阻擋不了他們追夢的腳步。
俄羅斯作家普列什文曾經說過:“世界是美麗非凡的,因為它和我們內心世界相呼應”。也許你聽不到高山雪蓮怒放的聲音,也許你看不到沙漠巨花嬌艷的面容,相信你一定感應得到那些曾經讓你動容的溫馨和綻放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