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一首逐夢令
——寄十年英才
如果我把英才比作一個人。
他半目帶著書生般的狡黠半目顯露劍俠般的老辣,他的世界是一個江湖,他遇敵無數(shù)卻依然優(yōu)秀。當然這優(yōu)秀不是類似于獨孤求敗的失落。他有時嘯劍而出直指蒼穹,江湖皺眉給他一陣雷雨降落。他有時漫不經(jīng)心往海面任意扔一塊小石子,卻隨即惹來一場荒誕不經(jīng)的海嘯。
因為他創(chuàng)辦學校而成名,公眾認為他是一個教育機構,十年前公眾給他貼上“不會太成功”、“因為綿中成名”之類的標簽,似乎他是不夠優(yōu)秀的,猶如穿好了防護衣的群眾燈不來預料的爆炸而失望透頂,或者說更像圍樓群眾在觀賞一場無關自己的墜樓事件。人們期待他顛覆什么。他是幸運的,逃離了那個“沉默的教育行業(yè)”的擁擠的人堆中,他會聰明的鉆下一個空子逃離“看殺衛(wèi)玠”的凄慘命運,而帶給我們無數(shù)輝煌。
如果英才是一個符號。
他是什么形狀?是百煉成鋼還是繞指為柔給教育事業(yè)致命一擊?千萬種答案。英才的準則,未必忠于中國教育,但一定忠于每個適合他的人。他十年前成立時我還很小,小到認為身邊的耳提面命之言是太多顛撲不破的真理,小到內(nèi)心格局尚未落造,只縮成一團等待那爭鳴的開天辟地,而他的成功來的恰到好處。
若形成一個符號,更是有時就像一個秘密的洗盤,漫不經(jīng)心撫摸著從他眼前一流而過的舊物,新薄之物倏然不見,厚重地吸過來慢慢沉淀,染上了時間的氣息,凝結成琥珀式不朽的符號。
如果他是一個符號,他就不是自我,也不再公眾,而成為了每個人搶戰(zhàn)的獨有,如果我把他染成紅色那么他就是我的臂章,我把他染成藍色,他就是我胸口上閃亮的寶石。他承載得起我們對夢想的遐想,那么,我就把夢想分出一點交給這個熱血了十年的年輕人。
如果說他是一個先鋒。
有人說他開啟了新的教育理念。唯唯諾諾的人在他的領導下開始學習、思考、質(zhì)疑,在他的世界里面學習變得嘈雜起來。這個年輕人似乎只是不習慣于僵硬的教學方式而斗膽翻了個身就把綿陽教育攪動了一番。其實我更傾向于劉瑜所說,“教育總是以進一步退一步的方式螺旋前進。”英才成為幸運的先鋒。
幾年前有媒體提到過“中國教育有失水準”我想此言差矣。先鋒不是豪邁敞開胸膛任機槍掃射倒下血肉模糊的身軀供后人踩踏。而是用盡力量為后人挺起一道正義的墻。
如說它是我們的未來。
相比其他學校,英才多了一絲人性化。我認為于教育而言。有了好的技藝和思想就可以釀成一鍋濃湯。而再加一絲人性化,濃湯就成了仙露般的境界。
有的學校想做影響大眾的教育家,而有些學校想做影響教育家的教育家。英才用十年證明了他是后者,我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