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愛與夢
在這個打打鬧鬧、嘀嘀咕咕的班集體里,我靜靜凝望著白墻之上“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標語,這幾個橫平豎直的漢字,輕如鴻毛卻又重如泰山。
曾記否?“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長大后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于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語便讓我在心中萌發了夢的種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我,一名平凡的中學生,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時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面對毫無頭緒的題目,我只能默然嘆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的這番話語告訴我:我有夢想,我該堅持!我應當像韓愈說的那樣去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里,我們更是應該在心中留存一份堅守,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守望者,守護好心中的夢想。
夢,是高昂的旋律,我們不僅要守護夢想,更要用勤勞汗水澆灌夢想之花,因為人世間的一切美好愿望,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夠實現。
天道酬勤,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辛勤勞動而著稱的民族,于是憑借這種精神,中華民族創造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勞動是永恒的范疇。
孩子們說,勞動是母親臉上綻開的笑容,轉過身去的汗水;學生們說,勞動是老師講臺之上的講說,放學后的備課;農民們說,勞動是春天的栽秧種苗,秋季將碩果收獲;工人們說,勞動是重復將磚瓦壘落,建造成香山樓閣。我說:“勞動不單單是雙雙長滿老繭的大手,不單單是沾滿泥塵的臉龐,不單單是勞累瘦弱的身影,勞動是知識,是智慧,是拼搏奉獻的精神,是汗水鑄成的碩果。”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為夢想付出辛勞與汗水,必將收獲豐厚回饋,執著的追求方能成就美麗的夢想!
我的夢,夢見的是一個最美的中國,這是用滿腔熱血編織的夢想。
回眸歷史,許許多多的足跡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千百年前,有屈原“生為楚國人,死為楚國鬼”,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百年后,亦有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吉鴻昌“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梁啟超“少年強則國強”。
腥風血雨的年代留下的回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足以讓中華兒女刻骨銘心。曾經愚昧,曾經麻木,曾經懦弱的中國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忘不了圓明園的毀滅、神州大地的割讓、南京的大屠殺……但是,中華兒女沒有哭泣,而是以超越悲傷的姿勢奮力前行!
我們——中華少年,懷著滿腔熱血,在中華大地上用豪情、用壯志盡情演繹著中華少年的愛國情懷。如今的我們,唯有學好知識、學好本領,待明日學富五車,用我們的汗水與智慧來報答祖國的恩情!
目光再次回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標語上,我想,夢,不能等待,我愿收拾行裝,為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