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時,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讀過這一本枕邊書,理解了這一句老少皆知的話,它浸出了作者一生的抱負與追求——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為人民工作之中去。
你知道這本書題目的含義嗎?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并學會了在生活中不灰心喪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1915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主人公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后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他的一生充滿了困難與挫折,他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低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后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臥在病床上時,他仍不向命運屈服,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自己的生命誓言。他有著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
這也正是我最佩服他的一點。
“挫折對于天才來說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來說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來說則是萬丈深淵。”保爾正是其言中所謂的天才,所謂的強者,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天才,但我知道我一定會像保爾那樣為理想而獻身,為夢想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