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懂秋日里的梧桐
這是我第一次來南京。漫步在濃蔭蔽日的中山路上,我第一次對梧桐產(chǎn)生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同于銀杏那金燦燦的黃,也不同于楓葉那般的紅火。那么淡淡的古銅色,被枝葉層層疊疊擎在了樹頂,開出一片透著溫和,典雅的淺銅色的云,無時無刻不在象征著南京的悠久的歷史。
南唐后主李煜曾有“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嘆息,更為梧桐添加了一份冷傲,高貴,孤僻的一筆,恰恰與南京長江大橋的宏偉,晚上夫子廟與秦淮河的喧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樣孤高的樹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又怎能“寂寞”呢?豈非將李后主的意境都給破壞了?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更葉落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的一個愁字了得?”從古代詩人的詩句里,也不難看出“梧桐”與“愁”是并存的,但我所發(fā)現(xiàn)的不僅僅是這種情感。秋日里的梧桐,枝杈上透著一份堅強,落葉中透著一份剛毅,斑駁的面孔上還搖曳著一份綠意。這也不正是代表著我們要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忍受么?
我走到梧桐樹下,微風拂過,片片葉子打著旋地落下,它們像是空中的舞者,隨風飄搖。遠望那梧桐落葉,跳起來吧,舞的精靈,用你的華爾茲再次讓我沉醉其中。它們帶著對老樹無盡的眷念輕舞飛揚,靜靜地收攏著它們一生的美麗瞬間。當那梧桐落葉紛紛飄落,你是否也同樣為它的悲慘而落淚?大可不必,因為它們向世人展示了它們所獨特的一面——它的淡迫與從容。又好像在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堅強與忍受,要不留遺憾的去做我們想做的事。
朋友,不要為秋霜染鬢而感慨,不要為冬雪覆蓋而悲哀,雖然韶華流轉(zhuǎn)桐葉劃出了一道最后的曲線,但生命的火熱激情絲毫沒有退減。我讀懂了秋日里梧桐的那一份剛毅,一份王者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