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談談詩歌
詩歌,在我的理解范圍內,是一種文體,與小說、戲劇、散文無異,都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或記敘幾件事而創作的。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詩歌,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歌,更是一種極富韻律、形象生動、具有高度凝練度與精確度的文學作品。
這些,不過是對詩歌的介紹,籠統的概括罷了。
在我的心目中,詩歌不僅僅是一種文體,它更像是一把通往文學王國的鑰匙,它會使你愛上文學,讓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無法自拔。
詩歌可以給我們帶來滿足感,而滿足感是分內心和外表的,吃飽喝足,那不過只是外表上的滿足,過眼云煙。而詩歌可以給我們帶來的,是心靈的慰藉,精神上的富足。
當我們接觸到詩歌,并從中窺探到文字的奧妙與神奇之后,文字的魅力就如致命的罌粟般令我們深陷其中,它是一個妙不可言的東西。
詩歌有種令人著迷的東西,它無形可循,卻又真真實實存在。它令人抓狂,卻不被多數人察覺。所謂的詩仙詩圣,也不過是寄愁于詩,排憂解難罷了。不可否認他們之中,才高八斗、滿腹經綸的不勝數,但始終缺失了那份純粹,那份為詩而寫詩的純粹。
因此,真正意義上熱愛詩歌的人,是寥寥無幾的。
俗語道:“戲如人生”詩又何嘗不是呢?“詩如人生”也不無道理。
正是因為詩人把自己的情感灌注到詩歌中,它才會多了幾分人間煙火的味道,顯得沒有那不諳世事。但詩歌,始終是浸潤在成長過程中,一種極深的孤獨,一種幾乎與世隔絕的孤獨。
詩歌的本質,與詩人一樣,孤獨且極端。甚至乎他們都帶著幾絲悲壯的色彩,我想,這或許,就是詩歌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