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支支流,它不大,但它與六朝古都南京相依偎,潺潺的流水,沖淡了那些斑駁的記憶。
時間的長河不斷奔騰,秦淮河中的流水,仍靜靜地流淌,幾百年前的秦淮河上,畫舫精美,照亮了夜色中粼粼的水波,泛出點點微芒,如閃耀的星光,明末的秦淮八艷在那畫舫上眉目顧盼,眉光流傳,晃碎了百年光陰。柳如是,人稱“風骨贈峻的柳如是,其名出自“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她確不辱其名,詩巧詩靈舞長袖,歌舞自有一股清傲之氣,數百年前,她眸光清澈,眉宇間清傲無雙。李香君,血濺桃花扇,堅貞不屈,一曲桃花扇成就了她如斯美名。卞云裳,古今文史不可不可不精通,落筆成詩亦驚鴻,……她們腹有讀書,氣質出眾,畫舫上,一舞一曲一歌,“舞低楊柳樓心同,歌盡桃花扇底風”。迷了誰的眼,惑了誰的心,她們仍在畫舫上,靜靜地彈唱,秦淮河的流水悠悠,當時的她們大概從未想過有一天一切會變得如水月鏡花。李自成來了,清軍入關了,這些事的發生,打破了秦淮河的歡笑,所有的人驚慌地看著,卻無力改變,連秦淮河的流水也變得蒼惶。柳如是勸說丈夫在金陵重立南明,保住明朝半壁江山,南明成立了,但很快滅亡了,柳如是終究以列殉國。卞云裳,為了表示不愿為清朝子民,自此離開了俗世,道號玉京道人,青燈素裳,亦如當年,翩影驚鴻。一紙《桃花扇》如何歌盡那些淪的往事,秦淮河上的秦淮八艷凝為了瑰麗的傳說,飄散向遠方。
那是一個寧靜的清晨,秦淮河水依舊清澈,南京城闕內的一切都仍在沉睡,日本人來了,帶著血腥的殺戮,三十萬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血洗全城,秦淮河的流水都被染成了血色,流出和鮮血使冰涼的河水變得溫熱。
如今的秦淮河,流水依舊潺潺,水聲依舊清越,流水悠悠,依舊寧靜祥和,秦淮河的流水不再是當初的流水,而人們也不再是當初的人們,光陰如流水,彈指便是百年光陰已過,歷史終過去了,未來仍十分遙遠,把握好當下,這便是流水重復訴說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