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當我們嗷嗷待哺,我們學會了吮吸生命,當我們牙牙學語,我們學會了用聲對唱,當我們開始要去新的起點,于是,我們學會了行走。
每個人,都會行走。哪怕是四輪的轎車,也會有到不了的地方,這時,我們下了車,選擇了行走。一場旅行,背上背包,這不一定是個有結局的旅程,但總是有個美麗的開始。探索,登攀,這該是多么暢快,沒有比人生更棒的旅程了。一輩子,是個期限。可上帝為我們關上了燈,沒了光,還能走嗎?走不動了。
是旅行,都會走累吧。心底的疲勞,何有精力去披荊斬棘。魯迅的奔波飄零,陰暗的找不到出口,蘇軾的幾經貶謫,滄桑滿盡,重要的是心會累吧,希望被破滅的感覺,一切都碎了,裂了,再也爆炸不起來了。可是,偉人的意義重新展現,迅哥即使是滿壁的黑暗,卻仍未放棄。他仍飽含希望,起筆流露:“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堅持不是一種思維,而是一串串腳印。東坡窮困潦倒,壓制內心深處對人生變遷、世事無常的感傷,豁然悟出“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萬物與我皆無盡也。”他們選擇了繼續,忘掉過去,走過風雨,用全力的跋涉丈量每一寸土地。
有人說:能持久保鮮的,是自己內心的渴望;能歷久彌新的,是屬于自己的夢想。能讓迅哥與東坡堅持的就是這個吧,渴望與夢想。最初的那份夢想,懷揣著,行走著,斬斷挫折,笑對痛楚,當距離夢想越來越近時,會有自信的微笑吧。我呢,我問著自己,近乎崩潰的自己或那些虛假的軀殼,渾噩的無助的生活,是自己太懦弱了。不敢嘗試,害怕選擇。行走的足印,不再堅定,飄忽的像是沒有走過,行尸走肉。我是不是該重新拾起我的初衷,曾記否:那稚嫩的小臉,揚起瘦瘦的小手,含糊著快樂的音符“我想讓我爸媽為我而自豪.”時間的齒輪華麗麗的轉動,那樸實的心愿也增加了一些色彩,我要當建筑設計師。她依舊笑著,只是夾雜著一些不確定的目光。而我,2019年,該是不應留戀了,去過屬于我的生活,沉默的行走,也不失為一種精彩。
晨之始,天將明。人生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旅行,但他可以有一個完美的歸宿,而心靈之初,就是那份永不變的調味。行走不必悲傷,但也不得不要咬牙堅持,行走走的是生活的姿態,是精神的歷程,一步步,追求夢想。往事如風,揮手說別離;未來如夢,追求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