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就像是夏日太熱,冬日太冷,我們在溫度的兩極顛簸,總是找不到一個平衡點讓自己心安。
——題記
如果我有支能洞察心靈冷熱的溫度計,那我定然會對之敏感,對之畏懼,望穿善變的示數,觸目驚心,直到流淚,抑或哽咽。
在生活,在理想,在這個紛繁復雜的時代下,倘若說心也會如分子一樣,運動越快,溫度越高,那我們的世界已經失了速。那會是可怕的高溫,是因心靈躁動提升的溫度。
街景,忙碌的車流,人來人往卻面無表情,諷刺著城市的擁擠和物欲橫流。不知是身不由己,還是已經呆滯茫然,步調越來越快,越來越匆忙的我們已忘記留戀身邊的風景。急!急!我們急著度過每日,甚至不明為什么就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機械的工作,盲目的努力,來不及拿出時間認真觀望喜愛青春,匆匆錯過升起的朝陽,日落下再嘆息自己生而向死,匆忙而無意義的一生,多么悲哀!
考場,仿佛置身熱鍋中,充斥著浮躁與嘆息。或提筆龍飛鳳舞,刻出紙張上一行行歪曲的字跡;或抱怨不止,讓喧囂嘲笑黑板上大大的“肅靜”。時代進步了,我們卻在科技、網絡、非主流、這些新興文化中慢慢失去了內心的那份平靜。時代在升溫,浮夸之風,韓朝日流在肆虐,我們喪失了靜下心來思考的能力。偌大個世界,竟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然而,對待身邊的人,對待那些溫暖與關懷,我們心靈的溫度卻在不斷降低,變得冷淡,漠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直到自己的冷漠淹沒掉那些所珍視的東西,白駒過隙,煙消云散,我們是否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
青春的秋千上,你會變得叛逆,面對母親對你外出不歸的擔憂,你只是連聲道“煩”,卻沒想過這一個字的威力會讓她因揪心而徒增多少銀絲與皺紋;面對父親一起打球的邀請,你以“忙”重重關上了房門,留下他在門外一串意味深長的腳步聲。是的,親情在你心中已經淡漠,你的心已變得冰冷,語言,表情中都透露一絲寒氣,中傷著每一個關懷你的人。
對待其他的人,你只是作為一個沉默的旁觀者。給那乞丐一些錢吧,你問“為什么”;幫那位同學做清潔吧,你問“為什么”。你不斷的追問著: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終于在權衡利弊后退回了本該伸出的援手。是不是什么都需要理由?我們的心又為什么會如此冷漠!而后悲涼起來。我們的世界日益冰冷,蒼白起來。
我靜靜拿起這可怕的溫度計,可我改變不了它本身的刻度。
我很平靜,心中卻隱隱升騰起一種悲憤……
丟下,飛旋,粉碎,散落滿地的水銀。
就此讓那最低點上的刻度消失吧,或者重新把他捂熱,摒棄內心的那份浮躁與冷漠,找回原本該有的那個溫度吧!